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

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诸葛亮没有评价过韩信

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

文章插图
诸葛亮的亮度要大于韩信,韩信是将不是帅,而诸葛亮是帅 。论成就诸葛亮也大于韩信,从隆中决策到蜀汉建号诸葛亮都是首屈一指功臣,封侯拜相在汉朝已是最高爵位了 。
而刘邦创立西汉的主要功臣不止韩信一人,运筹策划有张良、陈平,政务后勤有萧何,刘邦承认得天下靠的是三杰 。再说诸葛亮治国理政法度严明,上下皆服,忠君爱民,百姓感恩,权倾朝野并无异志,留下千古名相之誉 。仅从历代所建祠庙的数量和规模来说无几人可匹 。
韩信后人评价
韩信兵家代表人人物,被后人称为“兵仙”,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被后人奉为“智圣”,后人总是在议论,把战神韩信拿来跟诸葛亮相比,孰高孰低,这里讨论的是双方军事才能的体现 。
韩信辅佐刘邦一统天下,诸葛亮辅佐刘备三分天下,但韩信与诸葛亮两人没有较量过,对二人的军事才能评价,只能通过事迹来进行比较 。而评价一个人军事才能是从军事战术、军事战略、治军、阵法、军事著作、军事发明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的 。
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诸葛亮没有评价过韩信 。
韩信的计谋里,最有名的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 。当年刘邦困于蜀中,韩信给了一条妙计,假装要走陇西,其实是走了秦岭里面的陈仓古道,一举拿下了关中 。这个谋略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军事战争史中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
【诸葛亮如何评价韩信】相关信息: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也是出蜀中,也是走的秦岭,只是当时陈仓依然是个重镇,是出川第一大门户 。
当时陈仓城的守将郝昭,利用地形的优势,将诸葛亮死死地拦在了门外,第一次北伐就这么无疾而终 。
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有人建议诸葛亮兵分两路,假装走陇西,实际上主力还走陈仓,但诸葛亮再三思索,还是没有使用这条计谋 。
毕竟,所谓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不仅仅是拿着陈仓古道做文章,当年韩信用的时候,可以说是面面俱到,后人再东施效颦,也只能是徒增笑柄罢了 。
诸葛亮为什么不自比更厉害的韩信、萧何,而自比管乐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谦虚的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事实上诸葛亮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他号“卧龙”,自比管仲、乐毅 。管仲何许人也?管仲乃华夏第一相,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先贤前圣 。乐毅何许人也?乐毅乃兴燕亡齐的上将军兼丞相,是军政两双的不世大才 。管仲、乐毅两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变弱小为强大 。
韩信国士无双,兵学天赋无敌,刘邦评价韩信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但韩信终究被汉朝官方认定为叛臣逆贼,因此诸葛亮不会自比为韩信 。萧何的才能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因此萧何只是一位内政之才,不是军争之才 。诸葛亮自认为自己军政双通,上马可领兵打仗,下马可治国安天下,萧何虽能,但诸葛亮并不看不上,故诸葛亮不自比为萧何 。
韩信为兵争人杰,萧何为内政人杰,张良为谋略人杰,这三杰合于诸葛亮一身 。因此诸葛亮十分骄傲,他认为自己可以凭一已之力再兴汉室 。管仲兴齐、乐毅兴燕,两人皆受命于危难之时,扶大厦于将倾之际,且成功的完成了兴国灭敌之举 。诸葛亮在《出师表》在写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可见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许,是有信心完成兴复汉室的伟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