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险地区怎么判定

中风险地区怎么认定14天内新增1起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2—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中风险地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四十二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一)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二)停工、停业、停课;(三)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四)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五)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
第四十五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 。
中高风险地区怎么界定最近我们国家疫情四起,本轮疫情已经波及10个省市,情况令人担忧,为了更好地控制疫情,会将国内地区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地区,那么 中高风险地区怎么界定?同市不同区算不算中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划分标准,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一下吧 。

中高风险地区怎么界定

中高风险地区如何界定,官方是有明确规定的: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过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高风险地区;14天内新增1起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2—5例本地确诊病例,为中风险地区 。

至于低风险地区的认定,14天内无新增本地聚集性疫情,为低风险地区 。同市不同区不算中风险地区,当地是什么地区并不影响其它的疫情等级 。不过如果地级市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其它地方有可能施加限制 。

以上就是中高风险地区怎么界定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中风险地区是怎么定义的【中风险地区怎么判定】中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 。

中风险地区怎么判定

文章插图
风险区的划定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 。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 。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 。对跨区域溢出的中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如果不具备进行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
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 。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 。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不需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
发生疫情后的县(市、区、旗)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所在的县(市、区、旗)全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同时,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明确规定,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经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那么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 。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