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三个儿子

历史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是什么?明成祖朱棣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老四朱高爔 。其中老四命最苦,没享受几天荣华富贵,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 。这剩下的三个儿子中除了老大,那俩打小也没让他们的老爸省心多少,其中有一个还把“不作不会死”发挥到了极致 。

朱棣三个儿子

文章插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朱棣皇帝这三个儿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吧:
一、老大朱高炽:操劳过累,得了重病,病死的 。朱高炽,人不错,也厚道 。老妈是仁孝文皇后徐氏 。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 。当年他老爸朱棣为了从侄子手中夺回本应该属于是自己的天下时,朱高炽真的没少给他老爸出力,守北平府时,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由此可见还是才华横溢的 。
到了永乐二年当上了皇太子 。后来他老爸数次北征蒙古,朱高炽都以太子的身份监国,做到了朝无废事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子承父业,接了老爸的班,做了皇帝 。
在位期间是个好皇帝,为政开明,发展生产,对老百姓也好 。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案,废除了许多苛政 。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好景不长,到了洪熙元年五月,可能是操劳过累,得了重病,不久后驾崩,享年才四十八岁 。庙号明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葬于十三陵之献陵,传位于他儿子朱瞻基 。
二、老二朱高煦:不作不会死,自己作死的 。老二外号“大明第一作死之神”是打小就没让他老爸省过心,朱高煦自幼就凶悍,不讲理 。在洪武年间曾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学习,他却不肯好好学习,而且言行举止轻佻,一看就是发二世祖 。明太祖对他也是非常讨厌的很 。
建文帝继位时,朱高煦和他哥朱高炽一同入朝 。老舅徐辉祖见他游手好闲,吊儿郎当,便悄悄中告诫他,让他好好学习做人 。结果这小子非但不听,临走还把他老舅的宝马偷走了 。渡江返回北平老家时(今北京) 。还经常杀死官民,还在涿州击杀驿丞,让他老爸背了不少黑锅 。后来又造反,打不过投降了 。宣宗念着都是亲戚,就原谅了他一家老小 。后来宣宗好意想着还有这么一家子亲戚,就大包小包拎着礼物看他们去了 。谁成想,把皇帝老儿给故意绊倒 。这下惹着皇帝了,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又让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的给烧烤了,还把几个儿子也都给害死了 。
三、老三朱高燧:这哥仨里面唯一善终的 。朱高燧是一个让宠坏的娃,和他的二哥朱高煦一路货色,这哥俩是经常性的密谋夺嫡 。年轻的时候就没把他哥朱高炽放在眼里,仗着老爸的宠爱,横行霸道,就差喊一句:“我爸是朱棣了” 。
跟他二哥合谋夺取大哥的太子之位时,被他们老爸朱棣知道后,诛杀了他手下长史顾晟,冠服也让下了 。最后还是他大哥心疼他,求了老们老爸,才得以免罪 。再后来他侄子做皇帝了,又造反了一次 。皇帝念着亲戚之情,绕了他 。这次朱高燧学会低调做人了,从此在家养花逗鸟得以善终,一直到宣德六年去世,活到了五十岁,他去世后他的儿子朱瞻塙承袭了王位 。
以上就是对朱棣儿子们的介绍了,虽然朱棣三个儿子的起点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各不相同 。长子朱高炽虽然做了皇帝,却把自己操劳的累死 。次子朱高煦则因为作死被处死 。三子朱高燧虽然被流放,但在晚年确得到了善终 。
历史上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分别是什么?历史上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
朱棣长子:明仁宗朱高炽
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 。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 。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 。
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
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
自幼生性凶悍,洪武年间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被明太祖召往京城学习,但却不肯向学,而且言行轻佻,明太祖对他非常厌恶 。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 。
靖难之役时,朱棣多次濒临危难,在朱高煦的力战下方转败为胜,因此认为他很像自己 。朱高煦也以此自负,并恃功骄纵,多行不法之事 。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 。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来,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绊倒 。
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 。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 。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 。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
朱棣三子:赵王朱高燧
永乐二年(1404年)进封赵王,朱高燧跟二哥朱高煦一样,都想着夺取他的储君之位 。司礼监太监黄俨不仅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且还是朱高燧的死党,但与太子的关系却很差 。
明宣宗即位之初,皇叔朱高煦在乐安举兵造反,朱高燧虽然跟二哥有所密谋,但最终却没有参加叛乱,并最后上交兵权,宣宗宽容大度,本应被处死的朱高燧幸运地保住性命和位子 。
明成祖朱棣的儿子都有谁朱棣有四个儿子 。
朱棣的儿子有:
1.朱高炽: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1378年出生母亲是文皇后徐氏 。在朱棣死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也就是明仁宗 。
2.朱高煦:朱高煦是朱棣的第二个儿子,和朱高炽是同一个母亲,朱高煦最开始被朱棣封为高阳郡王,但是朱高煦不肯去高阳就一直留在南京,想要篡夺太子的位置 。在朱高炽死后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失败最后被贬为庶人 。
3.朱高燧:朱高燧是朱棣的第三个儿子,和朱高炽还有朱高煦都是一个母亲生的,被朱棣封为赵王 。但是最后因为和朱高煦一起造反被捉拿,最后被罢免爵位在宣德六年去世 。
4.朱高爔:朱高爔是朱棣的第四个儿子,但是在出生的一个月以后就夭折了所以没有被封任何的爵位 。
扩展资料:

朱棣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自幼生性凶悍、言行轻佻,太祖朱元璋在世时,便对这个孙儿非常厌恶 。在朱棣诸子中,朱元璋最欣赏以儒雅仁爱著称的朱高炽,并亲自立他为燕王世子 。
他是正统继承人,名正言顺,而且在朱棣靖难的时候留守北京,以万人之军挡住了建文帝五十万大军的进攻,守住了北京城,也为靖难之役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
而且留守后方是以太子名义监国,把后方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朱棣满意 。但是朱棣不喜欢他的原因就是这个儿子和自己太不像了,没有自己的勇武 。
还有朱高炽由于双腿行动不便,走路时总是跌跌撞撞,个人形象很差,常常让朱棣感觉不满意 。对于老二朱高煦,朱棣是非常喜欢的,这个儿子和自己一样勇武好战,简直就是自己的翻版 。
但是很不听话,嚣张跋扈不服管教,而且还骄傲自大,让朱棣很是头疼 。汉王的封地原本在云南,朱高煦不肯去,嫌那地方偏僻,朱棣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 。
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结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 。忙于国事的朱棣也没工夫搭理他,就让他在南京赖了下去 。
而且朱高煦软磨硬泡,把皇帝的亲军天策卫要来当了自己的护卫 。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当初被封为天策上将,朱高煦出门时就洋洋得意地跟别人夸耀:哎,你看看本王,像不像唐太宗啊 。
人人都知道,唐太宗是干掉了自己父兄才当上皇帝的,在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 。但是朱高炽的身体不好,在位仅仅十个月后就操劳过度而死,他的长子朱瞻基紧急的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顺便即位 。
但是这个时候朱高煦本就不安分的心就又活动了起来,在半道设伏准备杀掉朱瞻基,然后自己登基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朱瞻基速度之快,在伏兵还没就位的情况下就赶到了北京,继承了大统 。朱高煦失去了这次绝佳的机会 。
但是他还是不甘心安心地当一个亲王 。宣宗获悉朱高煦造反的消息后,听从大学士杨荣的建议亲征,很快便打到乐安城下 。城中军民听闻皇帝亲自来攻,很多人便想着倒戈,将朱高煦抓获后献城投降 。
朱高煦刚刚竖起反旗,便发现已经是穷寇末路,为避免落得被出卖的下场,便亲自献城投降 。就这样,一场本来会给帝国带来大动荡的叛乱,竟然离奇地收场 。有一天朱瞻基去看望这个失败的叔叔时,朱高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跳错了,竟然在朱瞻基临走的时候伸脚绊了他一下 。
这下朱瞻基大怒,命人用一个铜缸把朱高煦盖住,没想到朱高煦天生神力,只一会功夫便用头将铜缸顶起来,并扔倒在地 。
宣宗见状怒不可遏、杀心顿起,便命人将朱高煦锁在铜缸中,然后在周围点燃木炭,最终竟然将叔父活活烤死在铜缸中 。
随后,宣宗又下令处死朱高煦的几个儿子,算是彻底消除心腹隐患 。朱高煦被杀时,年仅46岁 。随后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相继被杀 。
—朱棣(亲属成员)
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是什么历史朱棣的三个儿子结局如下:
1、老大朱高炽
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朱棣是十分犹豫的,老大朱高炽性格仁厚,人缘极佳,这样的人却不适合做帝王,毕竟身为帝王要杀伐决断 。在这方面,老二朱高煦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
但是朱高炽作为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重大的错误,因此废之无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著名的文臣解缙曾经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朱棣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永乐二年(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
而朱高炽继位后,成为了一代明君,就是明仁宗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 。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 。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但仅在位九个月就因病去世 。
2、老二朱高煦
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身高七尺,相貌英武,身体轻捷,骑术精湛,朱棣曾亲眼见识了朱高煦在战场上的勇武,认为他在许多方面都与自己相像 。在选择继承者的时候,朱棣曾经考虑过二儿子朱高煦 。
但是最后朱棣还是选择了大儿子朱高炽当太子,朱高煦于是被封为了汉王,藩国云南 。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 。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 。
朱高炽驾崩后,他儿子朱瞻基继位,就是明宣宗 。这时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之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
3、老三朱高燧
在兄弟三人当中,以朱高燧的品行最为恶劣 。朱高燧因为受朱棣宠爱,经常做一些不法的事情,又与汉王朱高煦谋划夺嫡,常常诬陷太子朱高炽 。永乐七年,朱棣听说了朱高燧经常做一些不法之事,大怒,就要责罚朱高燧,经过太子求情才原谅了他 。朱高炽上台后,将朱高燧迁往彰德居住,并剥夺他绝大部分的护卫部队,后者迫于形势,也只能向兄长屈服 。明宣宗即位之初,皇叔朱高煦在乐安举兵造反,朱高燧最终却没有参加叛乱 。宣宗见三叔很识趣,便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就这样,朱高燧幸运地保住性命,最终能得以善终 。
注意:通过靖难之役称帝的永乐大帝朱棣,却只有4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3个 。这的确是少了点 。不过儿子少,对他的子孙来说,烦恼也就少了点 。
要是个个都像康熙那帮儿子的话,那对康熙的子孙后代来说,的确是太残忍了 。这夺嫡的复杂程度,不是轻易就能应付得了的 。
朱棣活下来的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 。这三个人都是徐达的女儿所生,一母同胞 。
【朱棣三个儿子】其中朱高炽继承了皇位,不过8个多月以后他就驾崩了,他儿子朱瞻基因此登基 。所以说明宣宗朱瞻基,一共有两个活着的叔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