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

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联系是什么?二者属于相互依存的联系,只有中国少年强大了,少年中国才能强大 。

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

文章插图
中国少年指的是:少年
少年中国指的是:中国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 。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 。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
创作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 。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 。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 。
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 。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 。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 。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有什么关系?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区别是含义不同、侧重点不同 。
含义介绍:少年中国指的是改革后的中国,中国少年则是指能够改革封建统治下的中国的少年,只有中国少年才能让中国成为少年中国 。
侧重点不同介绍:两个突出的重点不同,中国少年突出的重点是少年,“中国的”是一个修饰,但是也不能少,因为它突出了少年所在的国家,而少年中国突出的重点是中国,“少年的”表示这是属于少年的中国 。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联系:少年中国就像中国少年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拥有光辉的未来;中国少年也如同发展的少年中国,敢想敢做,前途无限 。少年中国只有在中国少年的带领下,才能明智、富足、强盛、独立、自由、进步 。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结合全文说一说?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少年中国就像中国少年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正处于蓬勃发展之中,拥有光辉的未来;中国少年也如同发展的少年中国,敢想敢做,前途无限 。少年中国只有在中国少年的带领下,才能明智、富足、强盛、独立、自由、进步 。
“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
文学赏析
《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当时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著名文章 。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 。
【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被公认为梁启超著作中思想意义最积极,情感色彩最激越的篇章,作者本人也把它视为自己“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所之暗潮”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