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离肛门口多少厘米

人体从肛门到回肠大概有多长你好 , 人体的升结肠15cm , 横结肠50cm,降结肠20cm , 乙状结肠45cm , 所以结肠全长约130cm 。人体的直肠长约12一15cm 。所以人体从肛门到回肠大概有140多厘米 。人体是有个体差异的 , 有的人长一些 , 有的人短一些 , 这些数值是平均值 。
人的直肠的长度大概为多少厘米?全长12~15cm 。

直肠离肛门口多少厘米

文章插图
直肠位于盆腔内 , 是大肠的末段 。全长12~15cm , 沿骶骨和尾骨前面下行 , 穿盆膈 , 终止肛门 。直肠在盆膈以上称盆部 , 以下部分叫肛门部和肛管 。盆部的下端有时呈梭形膨大 , 称直肠壶腹 。
直肠在前后的方向上有两个弯曲 。上方的弯曲称直肠骶曲 , 凸向后侧 , 下方的弯曲凸向前侧 , 称直肠会阴曲 。当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 , 须顺应此二弯曲缓缓插入 , 以免损伤肠壁 。男性直肠的前方是膀胱、精囊腺和前列腺 , 女性直肠的前方是子宫和阴道 , 故可经直肠触查这些器官 。
扩展资料:
解剖结构
直肠为消化管的最末一段 , 位于盆腔内 , 长约15~20厘米 , 其行程不是直线而有几个弯屈 , 它有三条横皱襞 , 其中两条在左 , 一条在右 , 高度不同 , 从下面看来三个皱襞互相掩叠 , 围直肠一周 , 支载粪块 。
直肠近肛门的一段扩大成为直肠壶腹 , 里面有垂直皱襞6~10条名肛柱 , 肛柱上面有静脉丛 。直肠终于肛门 。肛门有肛门外括约肌及肛门内括约肌 。肛门外括约肌是随意肌 , 属会阴肌 。肛门内括约肌是肠内环肌加厚而成 , 属平滑肌 , 其作用是于大便临完结的时候彻底清除残存在肛门管里的废物 。
直肠指在第3腰椎体前方起自乙状结肠 , 沿骶、尾骨前面下行 , 穿过盆膈移行于肛管的一段肠管为直肠 。直肠是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的一段 , 全长10~14cm 。直肠并不直 , 在矢状面上形成两个明显的弯曲 , 即直肠骶曲和直肠会阴曲 。在冠状面上也有3个突向侧方的弯曲 , 但不恒定 , 一般中间较大的一个凸向左侧 , 上下两个凸向右侧 。当临床进行直肠镜、乙状结肠镜检查时 , 应注意这些弯曲部位 , 以免损伤肠壁 。
【直肠离肛门口多少厘米】参考资料 :---直肠

急急急 。。。直肠的位置在肛门往上多远处1.直肠的位置及毗邻
直肠为大肠的末端 , 长约15~16cm , 位于小骨盆内 。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 , 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 , 穿过盆膈 , 下端以肛门而终 。直肠与小骨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女不同:男人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在女人则有子宫和阴道 。因此 , 临床指诊时 , 经肛门在男人可触及前列腺 , 女人可触及子宫和阴道 。[图示]
2.直肠的形态
1)直肠的分部: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 , 盆部的下段肠腔膨大 , 称为直肠壶腹 , 盆膈以下的部分缩窄称为肛管或直肠肛门部 。
2)直肠有两个弯曲:
上段凸向后 , 与骶骨前面的曲度一致 , 形成骶曲;下段向后下绕过尾骨尖 , 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 。临床上当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 , 应顺着直肠两个弯曲的方向将镜插入 , 以免伤肠壁 。
3.直肠的构造
直肠壶腹内面的粘膜 , 形成2~3条半月状的直肠横襞 , 其中位于前右侧壁的一条 , 大而恒定 , 距肛门约7cm , 相当腹膜返折的水平 。在通过乙状结肠镜检查确定直肠肿瘤与腹膜腔的位置关系时 , 常以此横襞作为标志 。这些横襞有支持粪便的作用 。

肛门结构的直肠直肠上端在第三骶椎平面 , 上接乙状结肠 , 在齿线处与肛管相连 。长约12一15cm 。直肠上端的大小似结肠 , 其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 , 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 , 最下端变细接肛管 。直肠在盆腔内的位置与骶椎腹面关系密切 , 与骶椎有相同的曲度 。直肠在额状面有向左、右方向凸出的弯曲 , 当行乙状结肠镜检查时 , 必须注意这些弯曲 , 以免损伤肠壁 。直肠上l/3前面和两侧面有腹膜覆盖;中1/3前面有腹膜 , 并向前反折形成直肠膀胱陷凹或直肠子宫陷凹;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 , 故直肠为腹腔内外各半的肠道 。直肠无真正系膜 , 但其上后方 , 腹膜常包绕直肠上血管和蜂窝组织 , 因此 , 有人称为直肠系膜 。在两侧有侧韧带将直肠固定于骨盆侧壁 。直肠壶腹部粘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 , 内含环肌纤维 , 称直肠瓣 。中瓣常与腹膜反折平面相对 。但直肠瓣数目可有变异 , 最多可达5个 。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失 , 直肠瓣有阻止粪便排出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