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里步行大约为多少时间?人一般走1公里需要12分钟 。

文章插图
成年人平均速度为0.8米/秒走1公里12分钟 。
中小学生平均速度为0.4-0.6米/秒走一公里要18-24分钟 。
扩展资料:
步行的作用: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 , 使心脏慢而有力 。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 , 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
3、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 , 强健腿足、筋骨 , 并能使关节灵活 , 促进 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
4、步行可以增强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 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 , 增加食欲 , 对于 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 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 , 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 , 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 ,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据有关专家测试 , 每周步行三次 , 每次一小时 , 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 , 前者反映敏锐 , 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
1公里大约走几分钟正常一公里要走10-13分钟 。
正常情况下 , 人步行时的步幅是不一样的 , 所以步行时的速度也不是统一的 。普通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概是4.5-6公里/小时 , 因此 , 1公里正常走时 , 大概需要10-13分钟 。
走路锻炼深受一些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喜欢 , 尽管走路锻炼属于一种非常安全的运动健身项目 ,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其锻炼的方法和要领 , 就很难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 , 甚至还可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因此 , 如果选择长走锻炼身体 , 方法一定要正确 。
走路散步要注意的要素
1、注意走路的姿势
每天上下班途中 , 只要能走路时就尽量走路 。走路的姿势非常重要 , 挺胸、收小腹 , 臀部夹紧 , 千万不要弓腰驼背 。
2、加大走路的步幅
将走路作为一种减肥的运动 , 就不能像平常散步一样随便 , 要适当加大步幅 , 只有大步流星地向前走 , 才能运动你的大腿肌肉 , 避免萝卜腿出现 。
3、后脚跟先着地
后脚跟先着地 , 而不是整个脚底平放在地面上 。将重心放在前脚 , 每跨出一步 , 须按照后脚跟、脚心、脚尖的顺序着地 。这样走路 , 后脚跟会自然上提 , 腿的曲线就会变得紧实匀称 。
步行一公里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步行一公里用时间:一般需要8-15分钟 , 快一点可能只要6-8分钟 。
普通人步行速度4-7公里每小时 , 快的可以达到10公里每小时 。
所以步行1公里一般需要8-15分钟 , 快一点可能只要6-8分钟 。
扩展资料:
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 , 似乎整个人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 , 步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许多临床实践证明 , 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 , 即每天走1或2次 , 每次走30分钟以上的路程;每周步行5次 , 运动量即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年龄数 , 能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50% 。
【一公里走路需要几分钟】呼吸、吸吮、肢体活动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活动 , 在此基础上 , 人类逐渐学会了步行、体操、舞蹈……步行具有强大的自身免疫功能 , 祖先凭此赖以生存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