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下一句

知行合一下一句是什么?知行合一的下一句是:得到功成 。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

知行合一下一句

文章插图
王阳明在贵阳北部修文县县城龙场镇龙场悟道之后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种苦思后的彻悟 。王阳明认为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点,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邻窃斧” 。
从此与朱熹学说分道扬镳,建立了心学体系大成的开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 。
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 。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纠朱学之偏 。
知行合一下一句知行合一下一句是止于至善 。出自《礼记大学》 。
知行合一(汉语词汇),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 。
哲学特点: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 。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 。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知易行难的下一句是什么?相关内容:
1、知易行难,大道至简 。
2、知易行难,知行合一 。
3、知易行难,得到功成 。
【知行合一下一句】4、知易行难,悟在天成 。
5、知易行难,从心而觅 。
6、知易行难,安暖相伴 。
相似成语:
知难行易,汉语成语,拼音是zhīnán xíng yì,意思是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 。出自《民族主义第五讲》 。
“知必能行”与“不知亦能行”,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命题,二者分别揭示“知”和“行”的作用,并以此二者的并举,来阐明“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
主张“知之而后能行”,高度肯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告诫人们不可轻视科学的真知,同时又认为“不知亦能行”,十分重视实践的基础作用,勉励人们勇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