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的国际条约

二战后签订了多少和平条约?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后的国际条约】

二战后的国际条约

文章插图
2. 《苏日中立条约》
3.《大西洋宪章》
4. 《开罗宣言》
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
6.《雅尔塔协议》
7. 《波茨坦公告》
8.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二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签订的条约较多,比较主要的有哪些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8月2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的一份协议 。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2.《苏日中立条约》:
1941年4月13日,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的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 。条约是在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日本减少北方压力而实施南进战略的背景下,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前提签订的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3. 《大西洋宪章》:
1941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签署 。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4.《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27日,由中华民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开罗发表,并在1943年12月1日以新闻公报形式发表的对日作战宣言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5.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和《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1941年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德黑兰会议结束时发表的,规定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实行“霸王战役”计划,发动“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确定在各战场配合这一行动的作战计划 。宣言的发表,对于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各国间的团结与合作,彻底击败德国,加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6. 《雅尔塔协议》:
1945年2月4日-1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中签订的协议 。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和绥靖政策的倾向,严重损害了中国等国的主权、利益和领土行政完整 。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7. 《波茨坦公告》:
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上,美国总统杜鲁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联合发表的一份公告 。这篇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声明三国在战胜纳粹德国后一起致力于战胜日本以及履行开罗宣言等对战后对日本的处理方式的决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条约8.《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签订 。包括《关于中国长春铁路之协议》、《关于大连之协议》、《关于旅顺口之协议》、《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东三省后苏联军总司令与中国行政当局关系之协议》等附件,并互换了关于外蒙古问题的照会等 。协同双方在对日作战的协作,苏联取得了在东北地区的一系列特权,并迫使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的独立 。
二战优待俘虏的国际条约是什么第一个关于战俘待遇的公约 《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
1929 年7 月27 日,美国、德国、中国等缔约国在日年瓦签署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公约分八部分九十六条 。第一部总则(1~4 条);第二部俘获(5~6 条);第三部在俘(7—67 条);第四部在俘的终止(68—75 条);第五部战俘的死亡(76 条);第六部战俘救济处和情报处(77~80 条);第七部本公约对若干平民的适用(81 条);第八部本公约之执行(82~97 条) 。在公约上签署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巴西、中国、智利、埃及、印度、罗马尼亚、美国、瑞士、南斯拉夫等46个国家 。
1949年公约之各国再次在日内瓦举行之外交会议,针对二战中的一些战俘问题漏洞对1929公约做了修订,并于1949年8月12日颁布新的公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