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歇后语 罗锅上山什么意思

文章主要介绍常用的歇后语,以及罗锅上山什么意思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常用的歇后语

常用的歇后语 罗锅上山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常用的歇后语精选50句
歇后语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我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常用的歇后语精选50句,希望大家喜欢 。
常用的歇后语精选50句:1) 深山里打猎,大海里捕鱼??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2) 圣人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常用的歇后语 罗锅上山什么意思】3) 湿水被盖身上??从头凉到脚
4) 湿水的大鼓??不想(响)
5) 湿水的炮仗(爆竹)??不想(响);想(响)不起来
6) 水缸里的'葫芦瓢??沉不下去
7) 水缸里摸鱼??十拿九稳
8) 前胸坎挂笊篱??捞(劳)心过肚(度)
9) 穿靰鞡迈门槛??先进褶(者)(靰鞡是东北传统的种鞋,鞋的前部有许多褶皱)
10) 黑瞎子打立正??手遮天
11) 黑瞎子照镜子??熊样
12) 黑瞎子掰苞米??捡穗,丢穗 。(黑熊常去玉米地掰玉米,但只能夹住穗,其余的都掉在地上 。用来形容记忆力不好 。)
13) 庄稼佬不认得电棒(手电筒)??股急火
14) 庄稼佬不认得元宵??白丸(玩)儿
15) 打?乌米?的眼睛??就知道往上看 。形容只会溜须拍马的人 。?乌米?是指高粱结穗时因病而成种细小白皮黑瓤的东西 。
16) 仰巴颏(指仰卧)撒尿??往上浇(交) 。和打?乌米?的眼睛意思相同 。
17) 坟圈(quan,四声)子拉弓??射(色)鬼 。坟圈子,即坟地 。
18) 叨木官子(啄木鸟)卡前失(向前跌倒)??全靠嘴支着 。指能说不能干的人 。
19) 撅嘴骡子卖个驴价钱??吃亏就吃在这张嘴上了
20) 连鬓胡子吃炒面??里挑外撅(jue,平声),指挑拨关系,制造矛盾,破坏团结 。
21)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22) 走路捡了个爬犁??有捞(唠)的 。(东北人把?拉爬犁?叫做?捞(lao,四声)爬犁? 。路上捡了个爬犁,自然有东西可捞了 。指的是某人很有谈资,有?嗑?可?唠? 。)
23) 腰里别个扁担??横晃(形容蛮不讲理)
24) 老太太上鸡窝??奔(笨)蛋
25) 秃爪子上鸡窝??不捡蛋(简单)
26) 蹲茅楼嗑瓜子??入不抵出
27) 白菜地里抡镰刀??把颗(嗑)捞(唠)散了 。(白菜以?颗?为单位,用镰刀砍,?颗?自然就散了 。?颗?与?嗑?谐音,表示已经?跑题? 。
28) 破草帽子??晒脸
29) 破火炉子??欠扇
30) 三条腿的凳子??欠踹
31) 窝窝头踹脚??不是个好饼
32) 被窝里放屁??独吞
33) 癞蛤蟆上马路??楞充进口小汽车
34) 疤痢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35) 铲子切菜??不地道(抵刀)
36) 吃柳条拉筐子??肚子里编
37) 出门逢债主,回屋难揭锅??内外交困
38) 床底下亮相??姿态不高
39) 大粪缸里练游泳??真是不怕死(屎)
40) 肚子里揣漏勺??心眼太多
41) 光屁股拉磨??转圈丢人
42) 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
43) 脖颈上拴头驴??不是正庄(桩}
44) 癞蛤蟆背小手??愣充地方小领导
45) 土豆子搬家??滚球子
46) 警察抓他爹??公事公办
47) 十坛醋泡根黄瓜??你就可劲儿酸吧
48) 罗锅上山??钱(前)紧
49) 狗撵鸭子??呱呱叫
50) 豁牙子啃西瓜??净道
;
东北方言词汇知多少1,喇子: 塑料水桶 。
2,喂得罗: 下小上大的水桶 。
3,棒槌: 人参 。
4,苞米: 玉米 。
5,被垛: 几床被垛在一起 。
6,哈喇: 肉和油变质称 。
7,砬子: 陡峭的石头山 。
8,喝咧: 唱歌 。
9,喇忽: 遇事疏忽 。
10,列巴:开口面包 。
11,唔们: 我们 。
12,那嘎哒: 那个地方 。
13,嘎哈: 干啥 。
14,稀罕: 喜欢 。
15,贼: 非常、特别、很 。
16,犊子: 混蛋 。
17,扯犊子: 闲扯、不干正经事 。
18,埋汰: 脏 。
19,得瑟: 不务正业或臭美 。
20,整个浪儿: 全部 。
21,随份子: 随礼,随人情 。
22,松明子: 含松脂的木柈儿 。
23,水筲: 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 。
24,双棒儿: 双胞胎 。
25,甩技子: 发脾气,甩手走人 。
26,上外头儿:去外面 。
27,上赶着: 主动 。
28,善茬子: 指软柔可欺的人 。
29,傻得呵的: 痴呆的样子 。
30,傻拉吧唧: 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
扩展资料
1、生动形象性,由静态的语言,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将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 。
它的生动性来自于劳动,将许多非动性的词语都取动性表达 。以“扒瞎”“掰扯”“拔犟眼子”为例,三者都是辩解人的精神状态非常抽象的词汇 。将人们编排没有根据的谎言,方言称作“扒瞎”,“扒瞎”来自于农村秋收劳动扒苞米,扒出来没长粒儿的空棒子,称“瞎苞米” 。用“扒瞎”来指责并替代扯谎,不仅生动准确,而且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 。
同样,“掰扯”也是得益于扒苞米的劳动,苞米叶子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去,到最后方见分晓,用来形容刨根问底、辨别真伪,也是非常形象的;再如“八竿子拨弄不着”,用来形容关系相当疏远,来自农村的打鸟活动 。常在一片空地上撒下少许粮食,装上转动的竹竿拨弄来打鸟 。八竿子都打不住一个鸟,可谓过于疏远了 。
2、东北方言有着巨大丰富性 。
如喝酒,不说喝,说“掫”“整”“扪”“倒”“抿”等 。“感情深,一口扪;感情浅,舔一舔” 。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最显性格 。顶属“打”“揍”“闹”“搞”“抓”“整”等内涵最丰富 。常见的“这嘎达”“那嘎达” 。还有就是“忒别马路牙子上卡秃露皮了(腿摔在马路边上磕破皮了)” 。
3、,幽默感,东北人的语言中饱藏着“苦中作乐”的调侃、幽默、滑稽的歇后语、俏皮嗑、疙瘩话,经过游戏化、诗化处理 。
所以,二人转文学里,宁用古语,不用官话,宁用土语,不用僵硬的概念话 。感情最浓的是乡土乡音,一经二人转艺人嘴里说出来,就感到幽默、滑稽 。
陈功范是善于运用方言土语的一个作家 。我们从他的单出头《真人假相》中摘出几句:
“愣没辨出谁的语声”——(用“愣”或“硬”’来强化 。)
“你咋就不怕把眼珠子睡捂了呢!”——(是说睡的太多了 。)
“二两茶叶沏一壶——你瞅那老色!”
再从他的《窗前月下》摘一段唱词:
谁不知我拙嘴笨腮说话不记甩,裉劲上吭哧瘪肚嘴还直跑排 。越赶上着急上火那还越添彩,俩眼睛瞪一般大啥也说不出来 。哪赶上你伶牙俐齿小话来得快,着紧绷子嘁哧咔嚓真能叫得开 。这段唱词,不用特殊标明出自哪个人物之口,就能鲜亮地见出人物性格,见出地方韵味,那种幽默、诙谐、俏皮的语言风格溢于言表 。
东北方言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值得珍惜的文化 。
参考资料-东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