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单介绍文言文里面的引有哪些意思是什么,以及属引凄异的属和引是什么意思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文言文里面的引有哪些意思是什么1. 文言文中引有哪些意思

文章插图
文言文中“引”的意思:
①拉开(弓) 。《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
②延长;伸长 。《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③拉;牵引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
④延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⑤带领 。《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⑥招出;牵连 。《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
⑦拿;举 。《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
⑧招引;引来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
⑨避开;退却 。《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
⑩掉转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
⑾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
⑿伸着 。《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
⒀援引;引录;引用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⒁荐举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
⒂承认;承担 。《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 。”今有“引咎辞职” 。
⒃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
⒄序言 。《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
2. 在古代文言文中〝引〞有几种意思引:动词义:1、会意字 。
从弓从丨 。丨表示箭 。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 。本义:拉开弓 。
引,开弓也 。——《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
——《孟子》引弓而射 。——《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
——《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 。
——《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明·魏禧《大铁椎传》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等 。
2、拉;牵挽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婴儿啼 。——《吕氏春秋·察今》左右欲引相如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友人惭,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 。——《世说新语·方正》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等 。
3、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
——《诗·小雅·楚茨》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等 。4、伸着 。
引首顾曰 。——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 。
——《新唐书·卓行传·甄济》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等 。
5、牵连;攀供 。果引张胜 。
——《汉书·李广苏建传》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等 。6、引导 。
引之表仪 。——《左传·文公六年》(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 。
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等 。7、带领 。
复夜引兵 。——《资治通鉴·唐纪》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等 。
8、引决、自尽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
——《文选·潘岳·寡妇赋》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等 。9、援引 [cite]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等 。
10、荐举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等 。11、招致 。
必亲引问 。——《资治通鉴·唐纪》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等 。
12、执持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 。
指喝酒) 等 。13、退避 [retreat]自引而起 。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 等 。
14、选用 。如:引贤(选用贤才) 等 。
15、吸引 。引入黄婆洞 。
——《广东军务记》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 等 。16、辞职 。
如:引老(告老 。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 等 。
17、举起;竖起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
——《战国策·燕策》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 等 。18、承认 。
权引咎责躬 。——《三国志·吴志》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 等 。
19、延请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
——《史记·魏公子列传》20、取过来;拿出 。引佩刀 。
——《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名词义:1、引车前行的皮带 。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 。——《荀子·王霸》 。
注:“引,读为靷 。靷,引轴之物 。”
属引 。——《仪礼·既夕礼》 。
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执引者三百人 。
——《周礼·大司徒》2、卷首语;序言 。恭疏短引 。
——唐·王勃《滕王阁序》又如:小引3、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 。
——马融《长笛赋》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等 。4、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又如:引行公店(盐商联合经营的机构);盐引;茶引等 。5、通行执照 。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 。——《警世通言》形容词义:1、长久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量词义:1、长度单位 。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今为市引的简称 。
1公里=30引总结如下:1、拉弓;开弓 。2、延长;延续 。
3、伸着(颈项) 。4、申,表达 。
5、牵引;拉 。6、系于车轴而引车前行的皮带 。
7、指牵引柩车的绳索 。后因称出殡为发引 。
8、株连;攀供 。9、引导;带领;疏导 。
10、征引;援引 。11、荐举 。
12、抽取;执持;取用 。13、收纳,引进 。
14、招致 。15、逗引;诱引;吸引 。
16、收敛;退避 。17、正,划定 。
18、争 。19、承当;自承 。
20、引决,自尽 。21、传唤罪人 。
22、量词 。长度单位 。
古以十丈为一引 。23、量词 。
重量单位 。宋以后盐或茶运销时以“引”为计量单位,每引规定的斤数,不同时期和地区各不相同 。
24、乐曲体裁名,有序奏之意 。25、泛指吟唱 。
26、文体名 。唐以后始有此体,大略如序而 。
3. “引”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①<;动>;拉开(弓) 。《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
②<;动>;延长;伸长 。《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③<;动>;拉;牵引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
④<;动>;延请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
⑤<;动>;带领 。《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
⑥<;动>;招出;牵连 。《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
⑦<;动>;拿;举 。《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
⑧<;动>;招引;引来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
⑨<;动>;避开;退却 。《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
⑩<;动>;掉转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
⑾<;动>;延长;延续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
⑿<;动>;伸着 。《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
⒀<;动>;援引;引录;引用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⒁<;动>;荐举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
⒂<;动>;承认;承担 。《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 。”今有“引咎辞职” 。
⒃<;量>;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
⒄<;名>;序言 。《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转)
4. 在文言文中引字是什么意思① 拉开(弓) 。
《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 。”② 延长;伸长 。
《三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③ 拉;牵引 。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 。”④ 延请 。
《廉颇蔺相如列传》:“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⑤ 带领 。
《垓下之战》:“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⑥ 招出;牵连 。
《苏武传》:“虞常果引张胜 。”⑦ 拿;举 。
《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 。”⑧ 招引;引来 。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⑨ 避开;退却 。
《赤壁之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⑩ 掉转 。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引车避匿 。”⑾ 延长;延续 。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
⑿ 伸着 。《中山狼传》:“引首顾曰 。”
⒀ 援引;引录;引用 。《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⒁ 荐举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
⒂ 承认;承担 。《三国志·吴志》:“权引咎责躬 。”
今有“引咎辞职” 。⒃ 长度单位 。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⒄ 序言 。
《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经引 。” 。
5. “引”在文言文中的解释及例句(会意 。
从弓丨 。(丨表示箭 。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 。本义:拉开弓)(2)同本义[draw a bow]引,开弓也 。
――东汉·许慎《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引弓而射 。
――《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
――《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 。――《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
――明·魏禧《大铁椎传》(3)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 。(4)拉,牵挽 [draw]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
婴儿啼 。――《吕氏春秋·察今》引相如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 。
元方入门不顾(引之) 。(拉,这里时表示友好的动作) 。
――《世说新语·方正》(5)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 。(6)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
――《诗·小雅·楚茨》(7)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 。(8)伸着 [stretch]引首顾曰 。
――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 。――《新唐书·卓行传·甄济》(9)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 。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10)牵连;攀供 [involve in]果引张胜 。――《汉书·李广苏建传》(11)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12)引导 [guide]引之表仪 。
――《左传·文公六年》(13)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 。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14)带领 [lead]复夜引兵 。
――《资治通鉴·唐纪》(15)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16)引决、自尽 [suicide]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选·潘岳·寡妇赋》(17)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18)援引 [cite]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19)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20)荐举 [remend]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21)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22)招致 [incur]必亲引问 。――《资治通鉴·唐纪》(23)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24)执持[hold] 。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 。指喝酒)(25)退避[retreat]自引而起 。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26)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27)选用 [elect] 。
如:引贤(选用贤才)(28)吸引 [attract]引入黄婆洞 。――《广东军务记》(29)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30)辞职 [resign] 。
如:引老(告老 。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31)举起;竖起 [lift]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
――《战国策·燕策》(32)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33)承认 [recognize]权引咎责躬 。――《三国志·吴志》(34)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35)延请 [send for]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
――《史记·魏公子列传》(36)取过来,拿出 [take;get;get sth.out]引佩刀 。――《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6. 惊弓之鸟文言文中的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原文】
异日者,更羸与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译文】
更羸(léi)与魏王站在高大的台亭之下,抬头看见一只飞鸟.他对魏王说:“我不用箭,只要虚拉弓弦,就可以让那只飞鸟跌落下来.”魏王听了,耸肩一笑:“你的射箭技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说:“能.”不一会儿,那只大雁飞到了头顶上空.只见更羸拉弓扣弦,随着嘣地一声弦响,只见大雁先是向高处猛地一窜,随后在空中无力地扑打几下,便一头栽落下来.魏王惊奇得半天合不拢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术竟能高超到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说:“不是我的箭术高超,而是因为这只大雁身有隐伤.”魏王更奇怪了:“大雁远在天边,你怎么会知道它有隐伤呢?”更羸说:“这只大雁飞得很慢,鸣声悲凉.根据我的经验,飞得慢,是因为它体内有伤;鸣声悲,是因为它长久失群.这只孤雁疮伤未愈,惊魂不定,所以一听见尖利的弓弦响声便惊逃高飞.由于急拍双翅,用力过猛,引起旧伤迸裂,才跌落下来的.”
【解 释】
异日:往时,从前.
京台:高台.
引:拉
孽:病
然则:既然如此.
谓:对 。说.
息:痊愈
陨:高处坠落
引:伸展(翅膀),这里意味奋力向上飞.
括号中的“发而”两字是根据文意补充的
原指以巧制胜,现以“惊弓之鸟”来形容受过惊恐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这里的“惊弓”是倒装的,其意思是“为弓所惊”) 同“惊弦之鸟”.
7. 文言文中 引 是连接意思的句子(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
(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
(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左传·文公六年》
(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8. 引文言文翻译引 yǐn
动词义:
1、会意字 。从弓丨 。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 。本义:拉开弓 。
引,开弓也 。——《说文》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孟子》
引弓而射 。——《淮南子·说林训》
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战国策·楚策》
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
丁壮者,引弦而战 。——《淮南子·人间训》
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明·魏禧《大铁椎传》
2、拉;牵挽 。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吕氏春秋·察今》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3、延长;延续 。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 。——《诗·小雅·楚茨》
4、伸着 。
引首顾曰 。——马中锡《中山狼传》
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 。——《新唐书·卓行传·甄济》
5、牵连;攀供 。
果引张胜 。——《汉书·李广苏建传》
6、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 。——《左传·文公六年》
7、带领 [lead]
复夜引兵 。——《资治通鉴·唐纪》
8、引决;自尽 。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 。——《文选·潘岳·寡妇赋》
9、援引,引用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
引入上谕中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10、荐举 。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11、招致 。
必亲引问 。——《资治通鉴·唐纪》
12、执持 。如引杖:持杖 。引杯:举杯 。指喝酒 。
13、退避 。
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
引次江北 。——《资治通鉴》
14、选用 。如引贤:选用贤才 。
15、吸引 。
引入黄婆洞 。——《广东军务记》
16、辞职 。如引老:告老 。年老辞官 。引去:离去;退去 。
17、举起;竖起 。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
18、承认 。
权引咎责躬 。——《三国志·吴志》
19、延请 。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
20、取过来;拿出 。
引佩刀 。——《汉书·李广苏建传》
引壶觞以自酌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名词义:
1、引车前行的皮带 。
县县常以结引驰外为务 。——《荀子·王霸》 。注:“引,读为靷 。靷,引轴之物 。”
属引 。——《仪礼·既夕礼》 。注:“引,所以引柩车,在轴遁曰绋 。”
执引者三百人 。——《周礼·大司徒》
2、卷首语;序言 。
恭疏短引 。——王勃《滕王阁序》
又如小引 。
3、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 。
故聆曲引者,观法于节奏 。——马融《长笛赋》
又如引辞:宋元戏曲演唱时第一支曲子的泛称,用以引起剧情 。
4、指商人运销货物的凭证 。
令客人赴官请引,自于茶园买茶……——《宣和遗事》
5、通行执照 。
央李员外衙门上下打点使用了钱,见了大严,给引还乡 。——《警世通言》
形容词义:
1、长久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水经注》
量词义:
1、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 。今为市引的简称 。1公里=30引 。
文言文三峡凄异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1. 文言文三峡的解释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自:从,此处有“在”之意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
略无:毫无 。阙:通“缺”,空缺 。
嶂(zhàng):屏障似的高峻山峰 。
停午:一作“亭午”,中午 。夜分:半夜 。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夏水襄陵:夏天大水涨上了高陵之上 。襄,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是丘陵的意思 。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
或:有时 。王命:朝廷的文告 。宣:宣布,传达 。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白帝:城名,在重庆市奉节县 。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
奔:奔驰的快马 。御风:驾风 。
以:这里当作“似” 。
素湍:白色的急流 。绿潭:绿色的潭水 。
回清:回旋的清波 。
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巘,凹陷的山顶 。
飞漱:飞流冲荡 。
悬泉:从山顶飞流而下的泉水 。飞漱:急流冲荡 。漱,喷射 。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
属(zhǔ):动词 。引:延长 。
凄异:凄凉怪异 。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能消失 。
巴东:汉郡名,在现在重庆云阳、奉节一带 。
沾:打湿 。
2. 文言文《三峡》的翻译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
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3. 三峡重点词语解释 属引凄异的异 林寒涧肃的肃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yù)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àn)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或划线的文言词汇:
1.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2.略无阙处 (略:完全)(阙:同“缺”,空缺)
3.重岩叠嶂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4.隐天蔽日 (隐,蔽:遮盖)
5.自非亭午夜分 (自:如果)(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不见曦月 (太阳) 7.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到)(襄:上)(陵:山陵)
8.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绝:断)
9.或王命急宣 (或:有)(宣:宣布,传达)10.有时朝发白帝 (早晨)
11.暮到江陵 (傍晚) 12.其间千二百里 (这)
13.虽乘奔御风 (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
14.不以疾也 (不以:不如)(疾:快) 15.春冬之时 (季节)
16.则素湍绿潭 (则:表轻微转折,可不译)(湍:急流) 17.回清倒影 (回旋)
18.绝巘多生怪柏 (绝:极)(巘:山峰) 19.飞漱其间 (漱:冲荡)(其:指代怪柏)
20.清荣峻茂 (草木茂盛) 21.良多趣味 (的确,实在)
22.每至晴初霜旦 (至:到)(霜:降霜)(旦:早晨) 23.林寒涧肃 (寂静)
24.属引凄异 (属:连续)(引:延长) 25.空谷传响 (回声)
26.哀转久绝 (转:同“啭”,婉转)(绝:消失) 27.故渔者歌曰 (所以)
*重点句子翻译: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译: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 。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译:(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那么)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译: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译:每到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 。
4. 三峡文言文解释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
【文言文里面的引有哪些意思是什么 属引凄异的属和引是什么意思】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适合发商品的朋友圈句子 发货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 缅甸人偷渡后果 偷渡缅甸死亡人员名单
- 86年11月7日农历是多少 86年11月7日农历是多少日
- 河南高风险地区
- 在机票上面是什么意思
- 一抹香是什么植物
- 纳斯达克指数期货
- 开车什么意思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是cscd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