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是谁的代称

桃李指什么代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读音为táolǐ,就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是指老师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遍布全世界,赞美教师辛勤育人 。
例句:
1、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他教出来的学生桃李满天下 。
2、贵校乐育人材,桃李满天下,在下实在如雷贯耳 。
3、一位教师,可以沤心沥血的在粉笔灰中老去,也可以培养桃李满天下 。
须眉桃李青丝李青丝分别指的是谁的代称1、须眉:男子的代称

桃李是谁的代称

文章插图
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
【桃李是谁的代称】2、桃李:老师的代称
桃李,就是教师百年“树人”所得的硕果,往往比喻老师辛勤栽培的学生 。桃李满天下就是说老师教育出来的优秀学生遍布全世界,赞美教师辛勤育人 。
3、青丝:妙龄少女的代称
1)喻指黑发(青,上古的时候指黑色 。《尚书》中的《禺贡》篇中说:“厥土青黎 。”意思是说,那里的土是黑色的 。后来,人们就用“青丝”比喻头发,也就是黑头发 。)
2)青色的丝线或绳缆;
3)指马缰绳;
4)借指妙龄少女;
5)指琴弦;
6)借指垂柳的柔枝或其它植物的藤蔓;
7)借指初生的韭菜;
8)指用青梅等切成的细丝 。
扩展资料
桃李的典故: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 。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 。由此观之,在所树也 。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 。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
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 。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 。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 。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桃李”是什么的代称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 。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 。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倒要扎伤人 。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象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
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 。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
桃李——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桃李结果繁多,“桃李满天下”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极多,各地都有 。唐朝宰相狄仁杰向武则天推荐了姚崇等数十个人,后来他们都成了当时的名臣 。有人赞扬狄仁杰: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门下了!因此后人就用“桃李”代称学生或所荐人才,如说“某某老师桃李满天下” 。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 。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 。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 。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 。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 。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栖 棵树一样开花结果 。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 。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 。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 。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黎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希望满意~~谢谢采纳~~(*^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