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村指的是哪三类

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是什么意思一类村较为发达村等 。根据中方县行政村全面小康推进工作类别划分情况公示得知,在征求各乡镇意见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将全县214个行政村的全面小康推进工作划分为三个类别,即一类村较为发达村,二类村中等发展村,三类村扶贫攻坚村 。
什么是一类村二类村星级农村新社区分设一星级至五星级五个等次,市里根据各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集体经济收入、可使用资金等实际情况,将所有行政村划分为一类村、二类村和三类村 。一类村要求两年内达到三星级(道路硬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村貌美化)以上标准;二类村要求三年内达到二星级(道路硬化、卫生洁化、村貌美化)以上标准;对三类村,鼓励其量力而为,“低门槛”进入创星级,村内主要通道硬化率达到100%、实施专人保洁后,就达到一星级标准 。
请问什么是1类、2类、3类贫困乡、村、户,以什么标准区分呢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
土地流转到底好不好?为什么有的农民不愿意?目前,农村荒芜的田地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随着国家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人进城发展了;二是种植农作物不赚钱,很多人都不愿种了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推出了土地的流转制度,为了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因土地流转而受损,国家还提出了“三权分置”和”土地确权”的政策进行保障 。

三类村指的是哪三类

文章插图
土地流转到底好不好
【三类村指的是哪三类】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以出租、转让等方式流转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 。
1.土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和稳定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一份收入,给企业打工又一份收入,两份收入加起来,肯定比过去自己经营的时候要高,否则农民也不会把土地流转出去 。
2.土地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土地流转能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机械化的种植方式减少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收益和产量 。这样的话就可以保障农业的发展有十足的进步和发展,并提高其国际农产品的竞争力 。而土地在流转后也有益于进行农业的多元化和全方面种植形式,有利于促进多种农业的创业和发展,尤其是新型农业、休闲农业等将会有更多的活力 。
由上可见,土地流转对农民对农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但为什么有的农民却并不愿意流转土地呢
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信息宣传组在山西省临猗县、长子县调研期间发现,不同类型的村子,农户对土地流转的态度也不同,致使土地流转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定阻碍,其中有三类村比较典型 。
第一类,果菜专业村 。这类村产业特色明显,农业生产比较效益高,农户惜地如金,都想流转别人的耕地,而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 。如临猗县庙上乡张庄村319个农户拥有耕地3876亩,冬枣种植面积3500多亩,平均每户10亩地左右,亩收益2万元左右,全村土地多年来几乎没有流转 。其它诸如苹果、葡萄、蔬菜等专业村的情况都很类似 。
第二类,郊区农业兼业村 。这类村由于就近打工、开店做生意、跑运输比较方便,收入远比种地高而且来得快,种地成了兼业 。农户认为一家几亩地出租不如自己种,一来保证自家口粮安全,二来老人在家还有活干 。农户既不想多种地,也不想流转自己的地 。如长子县宋村乡西郭村有1700多亩耕地种植玉米,基本上都是散户种植 。村里唯一的玉米种植大户任树景告诉我们,他现在种了150多亩玉米,大部分是村里的机动地,小部分是流转农户的耕地,土地流转金每年每亩800元,年景好每亩纯收入200元左右,年景不好也就100多元,他自己对规模种植的信心不足 。
第三类,厂矿征地村 。山西省煤矿资源丰富,很多煤矿、工厂在村庄都有租地或征地,由于租地或征地价格较高,抬高了当地农户对土地流转价格的预期 。如长子县谷村距县城不到10公里,451个农户几乎家家是年轻人工作挣钱,父母在家种地,全村3641亩耕地主要种玉米,却没有一个种粮大户 。农户们都认为租地种粮风险大、不挣钱,但却持地待价不愿降低土地流转价格,限制了土地流转 。
据我们了解,除了以上原因,大家不愿流转土地的原因还有,担心土地流转出去了,还能不能要回来担心种粮大户“毁约弃耕”等等 。
河南省南阳市社区两委干部待遇“两委”干部待遇报酬,包括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两部分 。
按照《通知》,提高“两委”干部待遇报酬,包括基本报酬和绩效报酬两部分 。提高基本报酬,村“两委”正职每人每月2200元,“两委”其他成员每人每月2000元,分别提高400元、600元;社区“两委”正职每人每月2400元,“两委”其他成员每人每月2200元,分别提高400元、500元 。提高绩效报酬,绩效报酬分“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按比例发放,其中一类村(社区)“两委”正职每人每月900元,“两委”其他成员每人每月500元,分别提高200元、100元;二类村(社区)“两委”正职每人每月600元,“两委”其他成员每人每月300元,分别提高200元、100元;三类村(社区)“两委”成员绩效报酬为0元 。此次提高标准自2019年7月执行,自2020年起村(社区)“两委”干部待遇报酬纳入乡镇(开发区)财政预算 。
传统上的福利待遇,一般指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 。福利待遇指企业为了保留和激励员工,采用的非现金形式的报酬,因此,本系统中列出的福利,与津贴的最大差别就是,福利是非现金形式的报酬,而津贴是以现金形式固定发放的 。福利的形式包括保险、实物、股票期权、培训、带薪假等等,系统中列出的金额是从公司成本角度考虑的,折合成金额后进行展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