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将想封狼居胥有多困难 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

中国历史深远持久 , 源远流长 , 我们都知道 , 悠久的华夏文明拥有拥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 , 这段漫长的历史之中 , 我们经历过原始社会 , 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大的历史阶段 , 前两个阶段相当于是经验累积和走向成熟的阶段 。

武将想封狼居胥有多困难 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这数千年历史之中 , 最重要的就是长达两千多年的第三个社会阶段 ,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 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之内 , 无论是从国家状态还是社会制度的稳定层面来看 , 中国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 而在这段相对稳定的社会之中 。
依然充满了改朝换代带来的战争和冲突 , 当然战争的形式有很多种 , 或许是为了建立新型政权而进行的统一战争 , 或许是为了推翻固有的统治而进行的战争 , 当然这两者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 , 毕竟当时的中国状况还是以和平为主的 。
当然这里所说的和平 , 并不代表完全和平 , 我们都知道 , 古代边疆的一些少数民族是很难管理的 , 所以那些游牧民族经常会对中原进行骚扰 , 所以在实现总体和平之后 , 经常会处理一些边疆的小规模战乱 , 从秦朝开始就是如此 。
比如当年秦朝在建立之后 , 不仅派蒙恬去攻打匈奴 , 而且还修建了具有强大防御作用的长城 , 在此后的朝代发展中 , 出现了一种叫做“封狼居胥”的说法 , 封狼居胥有多难?历史上多少武将的追求?只有5人达到 。
封狼居胥第一人 其实封狼居胥是一种对将领在战场之上表现的概括 , 孔夫子曾经说过 , 古代男子的理想差不多就是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前两者是为自己 , 后两者是为国家 , 这治国与平天下其实就是文官武将对国家的最高贡献 。
所谓治国 , 即使十年寒窗无人问之后进入朝廷谋得一官半职 , 作为一名公正廉明的清官为国家的平稳运行献计献策 , 而平天下则是戎马一生 , 一刀一枪效命疆场 , 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场之上为国立功是武将的最高追求 。
而对于一个醉心于战场的人来说 , 封狼居胥可能是最高的荣耀 , 而开创和达到这一目标的第一人 , 应该就是大汉抗击匈奴的第一大将霍去病了 , 有句话叫大浪淘沙始见金 。霍去病就是这种人 , 其实霍去病在小时候是遭受过许多苦难的 。
相比于其他的出身名门 , 霍去病的出身可以说是非常凄惨 , 首先 , 他是个私生子 , 其次还是个奴隶的私生子 , 所以注定霍去病从很小的时候是不断被嘲讽和羞辱的 , 不过他最后也算是苦尽甘来 , 他的小姨卫子夫被汉武帝看中成了皇后 。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霍去病一家都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 , 一下就从社会的最底层变成了贵族 , 霍去病作为汉武帝的小舅子也是到了朝廷当官 , 甚至还被汉武帝亲自教授兵法 , 基于这种情况 , 霍去病很快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要上战场 。
于是这一天很快就来了 , 当时的霍去病在汉武帝的命令之下和自己的舅舅卫青一起上了战场和匈奴作战 , 之所以这样安排就是怕这霍去病第一次上战场没有经验 , 难免会惊慌失措 , 但是很明显汉武帝白担心了 , 霍去病简直就是天生打仗的料 。
第一次上战场 , 他不但没有慌乱 , 甚至还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 , 第一次作战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 按照当时的说法 , 初次上战场 , 只要是杀敌比损失的数量多就算是胜利 , 当时霍去病的战绩很明显远远超过这个数目 。
仅仅这一次战斗就被汉武帝封侯 ,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 然而 , 霍去病的疯狂征战从这里才刚刚开始 , 此后霍去病继续带着军队 , 在河西走廊和湟水谷地和匈奴展开了又一次厮杀 , 又是一次大获全胜 , 总计辗转数千公里杀敌无数 。
真正让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其实是漠北之战 , 此次 , 从匈奴的被动入侵直接转变为主动出击 , 要知道 , 战场上的活人永远比死人重要 , 就算审讯不出来有用的情报也是后续用于交换的重要筹码 , 霍去病在这一次战斗之中大显神威 。
不但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 甚至还俘虏了不少匈奴的贵族和士兵 , 此后在狼居胥山上对战争中丧生的士兵进行了祭祀 , 与其说是祭祀 , 不如说是耀武扬威更为确切 , 自此 , 封狼居胥这种最高的荣誉出现了 。
汉朝的第二人 其实在汉朝的时候还有一人也获得了封狼居胥的称号 , 他就是窦宪 , 乃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大将军 , 其实这哥们和霍去病也是存在一定的共同点 , 早年都是因为出身的问题而吃尽了苦头 , 随后靠着家里人平步青云 , 霍去病靠小姨 , 而窦宪靠的是妹妹 。
其实窦宪的征战沙场之路也存在一定的强迫性 , 原本在朝廷之中的官还是当得比较稳定的 , 但是后来由于他比较直爽的性格触怒了太后 , 自己知道要是还留在朝廷之中早晚要被针对死 , 所以主动向朝廷提出讨伐匈奴 。
当时的匈奴势力已经没有西汉时期那么强大 , 由于内部的问题 , 匈奴部落已经分为了南北两部分 , 所以当时窦宪出征匈奴也算是有了外部的支援和照应 , 与当时汉朝将领以及外部已经向汉朝称臣的匈奴相互配合 , 共同作战 。
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战争之中 , 窦宪带领的军队很快获得胜利 , 并且打到北单于的首领出逃 , 这次针对北匈奴的战争最终以汉朝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 此后班师回朝之后 , 窦宪也是受到了汉朝皇帝的封赏 , 封了侯爵之后又任命为大将军 。
而作为封狼居胥第二人的窦宪 , 在自己立下汗马功劳之后 , 不但难改自己当年的性格 , 反而自恃功高 , 越发的目中无人 , 最终还是落了一个被逼自杀的下场 。
唐朝时期的著名战将 其实在我国鼎盛的唐朝时期 , 依然爆发过不少的战争 , 尤其是边疆地区的战乱 , 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 自然也是出现了许多战功赫赫的将领 , 李靖就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一位 , 从名字来看 , 就知道李靖和朝廷有着很大的关系 。
他出生于唐朝的一个官宦世家 , 可以说是将门虎子 , 早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就已经在李渊身边开始作战 , 并且面对的主要目标都是突厥等蛮夷之地的少数民族 , 原本李靖看到李渊有造反的苗头 , 其实是准备向隋炀帝告密的 , 但是此时的中原已经完全乱成了一团 。
而后事情暴露之后被关进了监狱 , 一直到李世民的时候才被放了出来 , 好在当时李世民不计前嫌 , 将其召回重新任用 , 随着其南征北战 , 平定东突厥 , 身率三千轻骑兵直奔阴山讨贼 , 直接将其灭亡 , 完事之后直接攻打吐谷浑 。
所到之处节节胜利 , 基本无人能挡 , 之后的李靖不但达成了封狼居胥的成就 , 安享晚年亡故之后也是被葬入了昭陵 , 那里面埋葬的都是为大唐做出凸出贡献的重臣 。
明朝的强大将领 第四位在征讨少数民族中堪称封狼居胥的人叫蓝玉 , 此人乃是大明朝的开国重臣 ,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的皇帝位置是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爬上来的 , 所以朝廷的建立离不开一系列足智多谋的人才和能征善战的武将 , 蓝玉就是其中的一位 。
最早的时候 , 蓝玉随朱元璋攻打四川 , 其强大的作战才能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对他非常重视了 , 第二年朱元璋出兵征讨沙漠的时候 , 也带着蓝玉随他一起出征 。
蓝玉作为当时军队的先锋官 , 出兵雁门关 , 在野马川大败匈奴骑兵 , 两年之后 , 蓝玉又一次攻打匈奴 , 这一战 , 像极了当年的霍去病 , 不但取得了战争的完全胜利 , 也是抓到了不少俘虏 。
后来帮助朱元璋平定叛乱之后 , 蓝玉被封为永昌侯 , 并且可以世世代代延续封地 , 后来官位也是越坐越高 ,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 蓝玉最终也是因为自恃功高而控制不住自己 , 竟然企图谋反 。
结果还没来得及动手 , 就被朱元璋负责监视的锦衣卫发现了 , 最后被告发之后也是被处死了 。
这号称封狼居胥的最后一人 , 乃是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 , 明成祖朱棣 , 多数人对皇帝的理解都是那种娇生惯养之类的 , 但是朱棣不同 , 朱棣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 , 就开始带兵打仗了 , 深入漠北之后置之死地而后生 , 冒着暴风雪打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 。
即使是后来在当了皇帝之后 , 朱棣依然御驾亲征 , 亲自作战 , 再一次深入漠北 , 亲自征讨鞑靼 , 不仅如此 , 不仅如此 , 仅仅在一年之后 , 朱棣再次出征瓦剌 , 更加夸张的是 , 此后的朱棣不是在打仗 , 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 甚至连驾崩都是在上战场途中 。
总结 【武将想封狼居胥有多困难 封狼居胥是什么意思】所以说 , 封狼居胥对于很多古代将士来说都是毕生追求的目标 , 因为这个成就是人人平等的 , 即使是皇帝也要满足所有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