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艰苦读书的人的故事

1、映月读书南北朝时 , 南朝齐有个名叫江泌的少年 , 非常爱学习 。可是家里很穷 , 不仅没钱供他读书 , 还要他养家糊口 。白天 , 他去给人家斫削木鞋底 , 赚钱维持全家生活 。晚上回家后虽然很累 , 还要读书学习 , 但家里无钱买油点灯 。他就想了个办法 , 利用天上的月光读书 。由于长期勤学苦读使他学问进步很快 , 后来成为齐的国子助教 。人们根据江泌读书的故事 , 概括出成语映月读书 。这个成语形容家境贫寒而勤学苦学 。

关于艰苦读书的人的故事

文章插图
2、带经而锄倪宽幼时聪明好学 , 但家中贫穷 , 上不起学 。他就在当时的郡国学校伙房帮助做饭 , 以此求得学习的机会 。他还时常被人家雇用做短工 。每当下地干活的时候 , 他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 , 休息时就认真诵读 , 细心研究 。这就是至今为人们传颂的“带经而锄”的故事 。由于他勤学好问 , 得到了西汉著名学者、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欧阳生的身传亲授 。后来又受业于孔子后裔、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 。所以在经学、特别是《尚书》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 , 被当时的郡国选诣为博士 。
【关于艰苦读书的人的故事】3、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 , 睡着时容易惊醒 。形容刻苦自勉 。司马光从小到老 , 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 , 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 。他住的地方 , 除了图书和卧具 , 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 。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 , 一条粗布被子 , 一个圆木枕头 。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 , 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 , 一睡就是一大觉 。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 , 极容易滚动 。只要稍微动一下 , 它就滚走了 。头跌在木板床上 , “咚”的一声 , 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 。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4、窖金苦读有一次 , 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 , 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 , 他抬头一看 , 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 。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 。两鼠慌忙逃出洞外 , 钻到荆树两侧 。范仲淹追到树下 , 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 , 一侧鼠洞闪着白光 , 他很惊奇 , 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 , 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 , 扒开土石 , 却是满满一窖黄金 , 他随手埋好 。又挖开另一侧鼠洞 , 见是一窖白银 , 仍不动分文 , 埋好如初 , 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离开寺中三十年后 , 醴泉寺遭受火灾 , 慧通大师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 , 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 。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 , 热情款待来人 , 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 , 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 , 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师 。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 , 心中愤然 。一天 , 慧通大师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 , 荆西一池银 , 一半修寺院 , 一半济僧人 。”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 , 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 , 醴泉寺得以复兴 。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 。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 , 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 , 博览群书 , 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 , 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5、临池学书东汉时期 , 有一位书法家张芝 , 练习书法的时候 , 将其家中的衣帛都写上字 , 而后再洗净煮白 , 反复为之 , 尽将池水都染黑了 。终于练就了一笔漂亮的草书 。后人用“临池学书、书练”等形容刻苦学习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