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关帝庙简介【常平关帝家庙简介】解州关帝庙 , 又称崇宁宫 , 位于山西运城市西南二十公里解州镇西关 , 是祭祀关圣帝君的祖庙 。河东解梁(今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为三国蜀将关羽出生之地 , 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初创于隋开皇九年(589年) , 重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 ,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 , 后由赵祖元主持重建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 , 后又重建 。

文章插图
关帝庙规模宏大 , 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部为结义园 , 由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桃园组成 。北部为主庙 , 分前后二院 。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山海坊、御书楼、崇宁殿等为中轴 , 两侧有钟楼、鼓楼、文经门、武纬门、木坊、石坊、钟亭、碑亭;后院以「气肃千秋」坊和春秋楼为中轴 , 两侧是刀楼、印楼 。前后两院外侧有围廊 , 东有东跨院 , 西有西跨院 。东跨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和东花园等 , 西跨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和西花园等 。
关帝庙的主殿为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 , 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 , 故祀奉关帝的主殿名「崇宁殿」 。该殿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 , 阔七间 , 深六间 , 为蓝琉璃瓦歇山顶式建筑 。殿前月台宽敞 , 檐下额坊、斗拱富丽精致 , 殿顶脊饰精美 , 殿四周有回廊和26根盘龙石柱 。殿内木雕神龛内供奉帝王装束的关帝坐像 , 神态端庄 , 衣饰线条流畅 , 两旁侍者、武将 , 塑造讲究 。
关帝庙另一独具特色的建筑为春秋楼 , 又名麟经阁 , 即寝殿 , 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楼下奉关帝金身坐像 , 楼上有关帝侧身读《春秋》像一尊 , 均为清代造像佳作 。楼身结构奇巧别致 , 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 , 垂柱悬空 , 内设搭牵挑承 , 从外面望去 , 楼阁似悬在空中 。这种建筑结构 , 在我国建筑史上是十分独特的 ,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之一 。该庙在一九八八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5) , 第1651─1652页「解州关帝庙」条 。中国道教协会主编:《道教大辞典》 , 第965─966页 , 《解州关帝庙》及《解州关帝庙造像》两条 , 华夏出版社 , 1999年版 。
下雨天常平关帝家庙开门吗下雨天常平关帝家庙开门 。常平关帝家庙就是为了供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而兴建的 。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 , 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 , 常平关帝家庙平常都是免费开放的 , 跟天气无关 , 下雨天也照常开放 。
关帝庙怎么样?可以说说吗?关帝庙是一个具有文化历史气息的地方 。说起关帝庙 , 要数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关帝庙最好 。
解州关帝庙(hài zhōu guān dì miào)为武庙之祖 , 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 。北靠盐池 , 面对中条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 , 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 ,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 , 经十余年始修复 。
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2万平方米 , 共有房舍200多间 , 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 , 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 , 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
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 , 代表建筑是“春秋楼” 。
解州关帝庙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关公信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关公文化节”被评为中国十大人物类节庆活动之一 。2012年 , “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 尤其是宋元明清四代王朝所处的封建后期社会 , 解州关帝庙作为进行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和教化的一个重要场所 , 对于宣传和规范封建后期社会的道德文化 , 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 , 有着“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之感的人们 , 在这里通过对关公的祭拜 , 接受忠于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少数民族统治阶级入主中原之后也来到这里 , 进行褒封和祭祀 , 力图通过对关公的赞扬去弥合民族之间的分歧 。
在民不聊生的年代 , 反抗者们来到这里 , 从关公身上寻求勇于抗争的精神;当遭际坎坷的时候 , 身处逆境的人们来到这里 , 找到值得仿效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