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诗词全篇 。【出处】:《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文章插图
【作者】: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 。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
【路人皆知钗头凤全篇】【赏析】: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莫,莫,莫!
薛之谦的【钗头凤】中描写了几个故事?谢谢了,大神帮忙啊破镜重圆:这是南北朝的故事;话说陈朝的皇帝陈叔宝,是个亡国败家的高手,他让自己的妹妹乐昌公主自己处理自己的婚事,他负责将所有人选都送去给妹妹挑选 。乐昌公主还真挑选了一个如意的驸马:江南才子徐德言 。好景不长,不久隋军就攻入了建康城(南京) 。国破家亡之际,面临生离死别的徐德言,拿起了妻子梳妆的铜镜,将它一摔两半,自己和妻子各拿一半 。他对乐昌公主说:“以你的才貌和身份,必不至于死,而是被送入权贵之家 。到那个时候,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假如我侥幸得生,日后就去长安集市上卖残镜,以期相会的一天 。”故事的发展正如徐德言所料,夫妻俩在战乱中失散,乐昌公主带着半面铜镜,被送进了权臣杨素的府邸,成了杨素的宠姬 。乐昌公主本想以死免除羞辱,但是想到还有和丈夫再见面的机会,她又苦苦地熬了下去 。(故事讲到这,又不禁让人联想起《射雕英雄传》里的包惜弱,被金国的王爷完颜洪烈劫去后,她依然从一而终,住在王府中依故居的样子而建的木屋中,直到最后见到丈夫杨铁心并和他一起逃走,最后两人死在了一起);再说这乐昌公主,每年的正月十五,乐昌公主都派人去约定的集市卖镜 。到第三年,在乐昌公主几乎已经绝望的时候,卖镜的仆人带回了一面完整的镜子!但也带回了一首凄怆的情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 。无复桓娥影,空留明月辉 。”奴婢们连忙将这件事件禀报了杨素,当杨素从乐昌公主口里得知了一切的时候,忍不住满肚子冒酸水 。但是他也清楚,徐德言在江南文人中的名声地位极高 。于是他举办了一场宴会,邀来众多文人雅士,徐德言也在其中 。酒过三巡,杨素突然让人把乐昌公主请了出来 。故人重逢,伤感难言,杨素假做不知,让席上诸人赋诗助兴 。乐昌公主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此诗打动了席上所有的人,一时喧闹的场面沉寂了 。杨素倒乐得做个顺水人情,他宣布自己要成全这对恩爱情侣,放他们归老田园 。乐昌公主和徐德言如在梦境,向杨素行礼作辞,离开了这座刻满哀伤耻辱的府邸 。杨素这一举动,果然传为佳话 。在史书上,也为他不高明的人生加了一笔亮色 。徐德言和乐昌公主回归江南,在民间过着恩爱平静的生活 。唐贞观十年,他们夫妻俩在一年间双双谢世 。与他们合葬在一起,就是那面重圆的铜镜 。自此,破镜重圆就被用来比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的重逢或是和好如初 。第一个故事以圆满的结局收场,从此,大家准备看悲剧吧:长恨歌:这个故事比较知名:大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起烽烟,天宝十五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携一班臣子及杨贵妃仓皇西逃,是月十四日,杨国忠被杀,玄宗被众官兵所逼迫,赐贵妃三尺白绫,缢死马嵬坡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玄宗从四川东归,途中又经马嵬坡 。夜雨潇潇,芳魂远逝;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相濡以沫: 出自《庄子》,原文是:“泉涸,鱼相处于陆,相呴(xu)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用口中的唾沫让彼此存活 。但这倒不如彼此在江湖中自由地遨游,把彼此遗忘 。这是我当年看《庄子》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相濡以沫,自此被用来形容共患难的夫妻;这首歌,也只截选了故事的这一段:两条鱼在泉水干涸的时候相依为命,相濡以沫 。而庄子最后的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却因为说得太冷竣,未免显得无情,又与全篇的基调不符而被省略了;我们在以后的成语应用中,‘相濡以沫’成为我们所认同的情爱文化所颂扬的爱情典范;很多夫妻感叹,大家为什么可以共患难,却不能有福同享?通读《庄子》,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他的思想:他主张的是人无任何牵挂的来去于天地之间,不为名、利、感情,甚至生死等任何如过眼云烟的事物所羁绊;如果已不能相濡以沫,倒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句话有着太清醒的认识,就透着人世太深沉的悲凉……我想,这首歌的作者应该是不希望我把这一段写进来的,因为篇中所有的风月故事,让人念念不忘的都是相濡以沫的患难深情……长亭相送:出自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柳永词《雨霖铃》中所描述的也是一出凄美的长亭送别:“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长亭送别,说的是祝英台被召回家中准备成亲,梁山伯十八相送到长亭,其实这一段,应该是山伯还不知道英台本是女儿身,一路上英台多方暗示,但木讷的梁山伯仍然没有反应过来 。两个人对话玑珠相应,情趣盎然 。在越剧的《十八相送》中,这一出其实是没有那么凄然的;当然,芳草凄凄,两个小儿女并不知道这已是最后的欢乐;
求解陆游《钗头凤》里的红酥手这个意像究竟指的什么?要正确的解释,需要先看这首词创作的背景 。陆游与唐婉本来情投意合,后因陆母原因分开,双方各自成家,唐婉也嫁给了当时另一位有名的文人赵士程,赵显然比较开明的人 。十年以后失意的陆游接受友人的邀请在江南游园,恰巧为唐婉所知,在征得丈夫的同意后,派家僮给陆游送去了点心和黄酒 。注意,此处是黄縢酒,而不是很多书上写的黄藤酒,没有黄藤酒这种东西 。陆游睹物伤情,写下了这一千古名篇《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我们看东西要看全篇,看整体 。陆游在这里写的,可能是一种点心 。因为唐婉送了两样东西来,陆游不可能只提黄酒,而故意忽略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