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销售翠鸟制品被刑拘,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这是由于该名女子所销售的制品,是由我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胸翡翠鸟的羽毛制成的,这种非法销售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是犯法的,所以才被刑拘 。

文章插图
白胸翡翠鸟属于翠鸟种类的一种,在2021年2月1日起被国家纳入野生动物保护范围,也就是属于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所以非法贩卖或购买野生动物都是一种犯法的行为 。
这名女子将白胸翡翠鸟的羽毛制成头饰,项链,耳环等等饰品售卖,涉案的物品多达107种,可以说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在警方接到网友的报案并展开调查之后,对其进行了抓捕 。
其实在之前燃料科技不发达的时候,白熊翡翠鸟的羽毛确实是比较珍贵的也是被列为真品的一种,但是在科技比较发达的现代,完全可以不用捕杀野生动物,就达到相似的效果,例如使用以下几个方法:
1、饲养孔雀
人工饲养的孔雀毛经过特殊方法处理之后,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在效果上超越本身的特效,最重要的是,人工饲养的孔雀在我国是合法的,只要不去捕杀野生孔雀,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
2、化学工艺替换
另外我们即使使用任何种类的羽毛,都可以经过一定程度的化学工艺替换来达到相似的效果,当然我们都知道,很多人不喜欢采用这种方法的产品,不过仔细想想,这总要比伤害野生动物来的更好一些,而且从成色上来看,买到了野生动物羽毛的制品来使用的话,我们良心上也是过意不去的 。
3、工艺在“点”而非“翠”
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这种制作饰品的工艺叫做点翠工艺,点缀工艺是我国传统非文化遗产的一种,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但是很多朋友又不太了解这种工艺的精髓,这两个字里面点代表着我们的工艺,技术而翠代表着羽毛,所以工艺的重点是点,而不是翠,也就是说只要工艺存在,使用其他羽毛也能达到相同的类似效果 。
最后提示大家一点,保护野生动物是维护我们自然生态的基础,野生动物的大范围捕杀会严重影响自然生态链,这不仅对于野生动物是不公平的,而且到最后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自然环境生态链遭到破坏以后,最终将导致我们人类也无法生存 。
关于翡翠鸟的传说?翡翠一名,汉语意为翡红翠绿,源自于翡翠鸟名 。在中国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其毛色十分好看,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 。但一般而言,这种鸟雄的为红色,谓之“翡”,雌的为绿色,谓之“翠”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从,......,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到了清代,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进入宫廷,尤其是绿色的翠羽深受皇宫贵妃喜爱 。她们将其插在头上作为发饰,用羽毛贴镶拼嵌作首饰,故其制成的首饰名称都带有翠字,如钿翠、珠翠等等 。与此同时,大量的缅甸玉通过进贡进入皇宫深院,为贵妃们所钟爱 。由于其颜色也多为绿色、红色,且与翡翠鸟的羽毛色非常相似,故人们称这些来自缅甸的玉为翡翠,渐渐地这一名称也应在中国民间流传开了,从此,翡翠这一名称便由鸟名转为玉石的名称了 。
关于翡翠矿产的发现,据《缅甸史》记载,公元1215年,勐拱人珊尤帕受封为土司 。传说他渡勐拱河时,无意中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块形状像鼓一样的玉石,惊喜之余,认为是个好兆头,于是决定在附近修筑城池,并起名为勐拱,意指鼓城 。这块玉石就作为珍宝为历代土司保存,这里就成了后来翡翠的开采之地 。有一民间传说称,太阳神把三个蛋给女儿,女儿带着三个蛋出嫁,嫁到的那个地方就出翡翠、宝石和黄金,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勐拱一带 。
翡翠发现的另一传说起于云南 。据英国人伯琅氏所著的书中记载,翡翠实为云南一马夫发现的 。据说云南商贩沿着已有2000余年历史的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 。一次有一位云南的马夫为平衡马驮两边的重量,在返回云南腾冲(或保山)途中,在今缅甸勐拱地区随手拾起路边的一块石头放在马驮上 。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非常好看,似乎可作玉石,经初步打磨,果然碧绿可人 。其后,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 。此事得以广为传播,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去找这种石头,然后加工成成品出售,这种石头就是后来的翡翠
翡翠鸟的介绍【翡翠鸟的羽毛做头冠】翡,赤羽雀也 。出郁林,从羽,非声 。雄赤曰翡,雌青曰翠 。——《说文》 。在中国古代,翡翠是一种鸟的名字,其毛色十分艳丽 。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雄鸟为红色,谓之“翡”,雌鸟为绿色谓之“翠” 。翡翠鸟是一种很美丽的宠物,其羽毛非常漂亮可以做首饰 。到了清代翡翠鸟的羽毛作为饰品进入宫廷,尤其是绿色的翠羽,深受宫廷贵妃的喜爱 。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在其著名的《神女赋》中写道:“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 。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 。”这里的翡翠指的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