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在什么时候

中秋节在什么时候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2022年的中秋节在9月10日 。

中秋节在什么时候

文章插图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节日起源有很多种传说和传统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祭月、拜月的风习 。
节日别称: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古时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故称“月夕”或“祭月节” 。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
中秋节月亮圆满,家人团聚,出嫁的女儿回家团圆,因此又称“团圆节”、“女儿节” 。在广府地区,中秋节俗称“月光诞” 。仲秋时节各种瓜果成熟上市,因称“果子节” 。侗族称为“南瓜节”,仫佬族称为“后生节”等 。
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文学作品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
以上内容参考:—中秋节
中秋节什么时候中秋节的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 。
中秋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其节令时间在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 。因为中秋节的时间八月十五处于秋季的中间,所以被叫做“中秋” 。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最核心的要素,是自上古时代即有的敬月信仰,以及流传几千年的祭月之风 。
中秋节本质上是“华夏祭月之节”,祭祀文化含有先民天地人和的哲思,更有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信仰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中即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但那时的“中秋”只是单纯的月令时间,并无节日之意 。
【中秋节在什么时候】中秋成为节日,是唐宋以后的事,是由仲秋时节的月神祭祀发展而来 。从北宋末开始,中秋的节义有了更不一般的内涵 。破碎了山河,破碎了汴京的明月,中秋的圆月弥足珍贵 。自此,中秋的团圆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以确定,流传至今 。
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1、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拜祭月神 。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
2、燃灯
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如今湖广一带仍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 。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 。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 。
3、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次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的文字记载出现在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
中秋节是什么时候中秋节是八月十五 。
每年的中秋节时间为农历的八月十五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 。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 。
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