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事故不包括哪些

水下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常见事故不包括水下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常见事故触电、爆炸、烧伤、烫伤、溺水、砸伤、潜水病或窒息伤亡 。

烫伤事故不包括哪些

文章插图
水下焊接由于水的存在,使焊接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并且会出现各种各样陆地焊接所未遇到的问题,世界各国正在应用和研究的水下焊接方法种类繁多,应用较成熟的是电弧焊 。
随着水下焊接技术的发展,除了常用的湿法水下焊接、局部干法水下焊接和干法水下焊接以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水下焊接方法 。
但是,从各国海洋开发的前景来看,水下焊接的研究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对现在或将来,都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
水下焊接与切割是水下工程结构的安装、维修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手段 。它们常被用于海上救捞、海洋能源、海洋采矿等海洋工程和大型水下设施的施工过程中 。
电弧在水下燃烧与埋弧焊相似,是在气泡中燃烧的 。焊条燃烧时焊条上的涂料形成套筒使气泡稳定存在,因而使电弧稳定 。要使焊条在水下稳定燃烧,必须在焊条芯上涂一层一定厚度的涂药,并用石蜡或其他防水物质浸渍的方法,使焊条具有防水性 。
气泡由氢、氧、水蒸气和由焊条药皮燃烧产生的气泡;浑浊的烟雾生的其他氧化物 。为克服水的冷却和压力作用造成的引弧及稳弧困难,其引弧电压要高于大气中的引弧电压,其电流较大气中焊接电流大15%~20%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其他伤害物体打击
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 。
适用于落下物、飞来物、滚石、崩块所造成的伤害 。如林区伐木作业的“回头棒”、“挂枝”伤害,打桩作业锤击等,都属于此类伤害 。但不包括因爆炸引起的物体打击 。
2.车辆伤害
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
适用于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以及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车辆运输挂钩事故,跑车事故 。
机动车辆是指:汽车,如载重汽车、倾卸汽车、大客车、小汽车、客货两用汽车、内燃叉车等;电瓶车、如平板电瓶车、电瓶叉车等;拖拉机,如方向盘式拖拉机、手扶式拖拉机、操纵杆式拖拉机等;有轨车类,如有轨电动车、电瓶机车;挖掘机、推土机、电铲等 。
3.机械伤害
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 。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械缠压住等 。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
4.起重伤害
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 。
适用各种起重作业 。包括:桥式类型起重机,如龙门起重机、缆索起重机等;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如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汽车和轮胎起重机等;升降机,如电梯、升船机、货物升降机等;轻小型起重设备,如千斤顶、滑车葫芦(手动、气动、电动)等作业 。
例如:起重作业时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绞入钢丝绳或滑车等伤害 。同时包括起重设备在使用、安装过程中的倾翻事故及提升设备过卷、蹲罐等事故 。
不适用于下列伤害:a.触电;b.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c.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
5.触电
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 。
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 。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裸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
6.淹溺
指因大量水经口、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 。
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
“设施”是指水上、水下各种浮动或固定的建筑、装置、管道、电缆和固定平台 。
“作业”是指在水域及其岸线进行装卸、勘探、开采、测量、建筑、疏浚、爆破、打捞、救助、捕捞、养殖、潜水、流放木材排除故障以及科学实验和其他水上、水下施工 。
7.灼烫
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 。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 。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孩子在家最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儿童安全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话题 。孩子最容易发生哪些安全事故应该怎么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今天小编梳理了一些最容易发生的儿童安全事故,再次给大家提个醒 。
儿童易发安全事故一、异物吞咽
事故案例:
果冻是妞妞最爱的零食,吃起来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
这天,爸爸又给她买了爱吃的果冻,她边吃着果冻边看着喜羊羊 。当看到喜羊羊被灰太狼抓走的一瞬间,她一着急,猛地吸了一口气,一整颗果冻就被她吸了进去 。咳,又咳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妞妞的一张小脸被憋得通红,爸爸妈妈在旁边看着也着急坏了,马上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
防范方法:
玩具的细碎零件、硬币、果冻、开心果等都是可能会被孩子吞咽的东西,一旦把这些异物吞进去,可能会引起梗阻,严重的会引起异物性肺炎 。以果冻为例,家长应注意果冻食用方法,3岁以下的幼儿一定要在父母的监护下食用,儿童吃果冻最好用勺子一口口地吃,而不要整口吞下 。
儿童易发安全事故二、烫伤
事故案例:
4岁的晓旭是个活泼好动的小姑娘,经常陪着父母在外摆摊做生意 。一天,她正与爸爸说着话,不自觉地向后退了几步 。“啊!”随着一声尖叫,晓旭脚下一滑,仰面摔了下去,还没等家长反应过来,孩子已经歇斯底里地哭了出来,原来,隔壁摊位是个卖早点的,晓旭一下子摔进了滚烫的油锅里 。
眼看着晓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爸爸妈妈急忙把她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从臀部到肩膀,整个后背都是疤痕,医生说是深三度烫伤 。”晓旭的爸爸妈妈心里很自责 。晓旭的两只手现在不能互相交叉,还用固定的绳子绑着 。
防范方法:
烫伤是孩子比较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之一,包括被开水烫伤、被热液烫伤和被电灼伤等 。在日常生活中,爸妈要做个有心人,注意家中的开水壶不要放在宝宝可以够到的地方,过烫的用具和食物也一定不要让宝宝接触到,电熨斗用完后,要放到安全处等 。
儿童易发安全事故三、误食
事故案例:
小溪家用的洗洁精都是妈妈买回来自己勾兑的,这次,妈妈勾兑完发现没有能装的瓶子,恰好看到一个饮料瓶子倒在地上,就顺手拿起来把洗洁精装了进去 。
“妈妈,我想喝水 。”刚从幼儿园回来的小溪就向妈妈嚷嚷 。“厨房里有,等我来拿 。”还没等妈妈踏进厨房,小溪已经抢先一步找到了那瓶“饮料”,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 。“啊!这不能喝啊!”小溪的妈妈一把抢下了瓶子,可已经迟了,小溪已经喝了好几口 。
小溪妈妈很后悔,自己根本不应该把洗洁精装在饮料瓶里,也不应该随手放在地上 。
防范方法:
有的家长喜欢用饮料瓶装洗洁精、农药、洗衣液、84消毒液等,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 。家长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将化妆品、家用清洁剂、药品等致命的药品和化学用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也要慢慢教会孩子,不能随便吃喝不熟悉的东西 。
烧烫伤的知识有哪些?给你一份超全面介绍烧烫伤知识的科普文章:
1.人体皮肤的组织结构如何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全身皮肤占人体体重的4%-6%,连同皮下组织占体重的15%-17% 。根据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由表皮、真皮、皮肤附件组成 。表皮: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细胞层组成 。真皮:分为浅深两层 。
附件包括汗腺、皮脂腺、毛囊等 。附件在浅层皮肤缺损的再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
2.人体皮肤有哪些功能?
皮肤覆盖于人体表面,且与外界直接接触,具有以下功能:
(1)保护和防御功能: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天然屏障,具有柔韧性,对外界较轻的摩擦、冲击 和牵拉有一定保护作用 。皮肤表面有一层脂膜,可以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以保持皮 肤的柔软度 。同时,完整的皮肤可以防止细菌的入侵 。
(2)呼吸功能:通过皮肤人体可以进行气体代谢,其功能取决于汗腺的分泌,汗腺分泌越多,气体代谢越快 。
(3)调节体温:皮肤有大量冷、热、痛、触觉等感受器,丰富的血管网及汗腺 。皮肤通过血 管的收缩及皮下脂肪,减少热的辐射和蒸发,以及汗液分泌散热等方式调节体温平衡 。
3.人体不同部位皮肤有哪些差异?
(1)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同 。一般足底、肩背部、掌趾等处皮肤较厚,而身体内 侧、手背、耳后、眉间、眼睑等处皮肤较薄,故不同部位、同一条件致伤,引起烧伤的深度 则不同 。
(2)皮肤厚度与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有关 。一般小儿、老年人皮肤较薄,女性皮肤比男 性薄,脑力劳动者皮肤较体力劳动者薄 。皮肤厚处烧伤后愈合能力较强 。
4.烧伤原因及种类有哪些
烧伤的原因为热力、某些化学物质、电流以及放射线导致皮肤或其他组织的损伤 。按不同的 致伤因素,烧伤种类包括以下几种:
热力烧伤:多见于日常生活和意外事故 。
化学烧伤:多见于由化学物质(酸、碱、磷等)引起的意外事故 。
电烧伤:多因违反操作规程或缺乏用电知识而发生的意外事故 。可根据受伤时条件分为: ①电接触烧伤:人体某部位触电后,电流通过人体而致伤,其烧伤部位有进口创面和出口创面;②电弧烧伤:人体接近高压电后,瞬间产生的电弧和衣物接触后引起燃烧而致烧伤;
放射性烧伤:战时由于使用原子弹、氢弹,核爆炸时,落下的灰尘沾染皮肤,由于清洗不彻底、不及时而引起 。平时,由于操作不当,不重视防护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可以造成放射性损伤,如X线、60钴、加速器等 。
5.常见的热力烧伤有哪些?
热力烧伤以火焰烧伤和热水、热液烫伤最为常见 。例如:失火、易燃物品着火(汽油、酒精等)或爆炸(锅炉、砖窑等)、高温金属(钢、铁等)、沸水、沸油、热蒸汽、烫粥等 。严格地讲,凡热液(水、汤粥等)所致之损伤均称为烫伤 。
6.多高的温度可致热力烧伤?
热力的温度达到47℃,人体皮肤就有痛的感觉;如果超过55℃,皮肤组织就已经损伤 。火焰烧伤的温度,平时多为200-600℃,火灾时达到1000℃以上,而战时使用的燃烧性武器可达1000~3000℃ 。
7.常见的化学烧伤有哪些?
化学烧伤以强酸、强碱多见 。常见的强酸有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三氯醋酸、氢氰酸和甲酸等 。强酸可致蛋白质变性、凝固、沉淀,并有极强的腐蚀作用 。碱性物质烧伤常见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石灰等 。
8.烧伤深度是如何划分的?
烧伤不同深度创面外观呈现不同的表现,但深度应以病理概念为基础 。三度四分法为国际通用,由于其与治疗密切相关,因而较为实用 。
(1)Ⅰ度烧伤:损伤表皮浅层,包括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时可伤及棘细胞层,但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活跃 。
(2)浅II度烧伤:损伤表皮深层和真皮乳头层 。依赖残存的生发层细胞和皮肤附件,可较快的进行修复 。
(3)深II度烧伤:伤及真皮,可达深层 。依赖残留的皮肤附件形成上皮岛而逐渐上皮化,多有不同程度的瘢痕产生 。
(4)III度烧伤:伤及全层皮肤,甚至达皮下脂肪、肌肉、骨骼、和内脏 。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创面失去自我修复的上皮细胞来源,无论何种方法治疗,愈合后都会有瘢痕遗留 。
9.不同深度烧伤临床表现有那些?
烧伤临床工作常用三度四分法,其具体表现如下:
(1)I度烧伤:又称为红斑性烧伤 。局部皮肤发红,轻度肿胀,烧灼样疼痛 。3-5天表皮起皱、脱落,愈合后新生上皮光亮、红嫩 。
(2)II度烧伤:又称为水疱性烧伤 。
①浅II度烧伤:烧伤后局部红肿,有大小不等的水疱形成,疱液清亮透明,淡黄色或凝固胶冻样 。已破溃的水疱可显露出红润、潮湿的创底,疼痛明显 。
②深II度烧伤:局部肿胀,上皮发白或棕黄色,散在小水疱,破溃的水疱创底潮湿,颜色红白相间或白中透红,并可见许多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形成的红色小点或小血管支 。较深的深II度烧伤可见栓塞凝固的血管网,感觉迟钝,疼痛不明显 。
(3)Ⅲ度烧伤:又称为焦痂性烧伤 。局部蜡白或褐色、碳黑色,重者可呈碳化状,质硬韧如皮革样 。局部干燥无水疱,透过焦痂可见粗大凝固的血管网,无疼痛感 。
10.烧伤急救原则是什么?
烧伤的及时救治可以减轻烧伤深度,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等 。急救的原则:
(1)关键在于迅速脱离现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在将病人送往医院之前,应该对病人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如窒息、大出血、骨折、颅脑外伤等进行准确的伤情判断,迅速给予必要的急救处理;
(3)尽快建立呼吸、静脉通道,适量补液,但应避免过多饮水,以免发生呕吐,单纯大量饮用自来水还可能发生水中毒 。应该适量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
(4)创面可暂不做特殊处理,简单清创即可,以免加重损伤、刺激病人 。避免在创面上涂用有色外用药物 。
11.火焰伤如何自救?
火焰烧伤往往是因意外事故造成的,人们对这种突然的打击毫无精神准备,面对熊熊烈火显得惊慌失措或束手无策,因此致伤较为严重,故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实属必要 。
(1)迅速脱离致伤现场,当火焰烧伤后应迅速离开火源,尽快脱去燃着衣服,尤其化纤衣料,不仅易燃,且与皮肤粘帖,使燃伤加重、加深;
(2)用水将火浇灭,或跳进附近水池、河沟内灭火;
(3)迅速卧倒,慢慢在地上滚动,已压灭火焰;
(4)就地取材,用手边的棉被、毯子等,浸湿后覆盖在着火部位更好;
(5)切忌奔跑、连喊带叫或用手扑打火焰,因为在奔跑、连喊带叫或用手扑打火焰时,火焰可随风力增大而更加旺盛,导致头面部、手部严重烧伤及吸入性损伤;
(6)灭火后若条件允许,可将烧伤局部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1-2小时,其目的是持续局部降温,可以减轻疼痛和烧伤的深度 。
12.烫伤后如何自救?
临床常见烫伤的原因有稀饭、沸汤、沸水、钢水、铁水等泼溅或跌入造成 。自救方法:
(1)尽快脱去热液浸渍的衣服,放置热接触时间延长加深创面 。脱衣时注意先迅速脱去外衣,后脱去内衣,为保护受伤部位,避免脱衣时损伤创面,内衣与受伤部位紧贴时应以剪子剪开后脱去;
(2)就地寻找冷水源,可用自来水、井水、矿泉水等冲洗 。根据具体情况,冬季与夏季冲洗时间要有区别,即达到冲洗的目的,又要保暖 。最终目的是降温且加速创面部位热的散发,防止创面加深,减轻受伤的程度,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
13.电击伤后如何自救?
电弧烧伤的灭火急救处理与火焰烧伤基本相同 。电接触烧伤因电流通过人体,不仅烧伤深、重,且常可危及生命安全 。
(1)立即切断电源,用不导电的物品(木棒、竹竿等)打断电线,使伤员迅速离开电源,切记勿用手接触伤者或电器 。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就地平躺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走动,仔细观察伤者;呼叫拍打伤者,判断是否丧失意识,但禁止摇动伤者头部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者,应该立即平躺头后仰、后背硬垫进行有效地心肺复苏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单人为2次人工呼吸,按压15次;双人为1次人工呼吸,按压5次,直至心跳、呼吸恢复 。
14.化学烧伤如何自救?
(1)首先应立即脱掉被浸湿的衣服;
(2)迅速用大量清水长时间冲洗(0.5-1小时),以稀释和除去创面上的残留的化学物质 。切忌为寻找中和剂而是去抢救的时机;
(3)若眼部烧伤,用清水彻底冲洗,严禁用手或手帕揉擦 。但对生石灰烧伤者,需先用干布将生石灰擦去,再用水清洗,以免生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烧伤度;
(4)磷烧伤,应立即扑灭火焰,脱去污染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最好将患部浸入流动的水中,洗掉磷质 。如一时缺水,可用多层湿布覆盖创面,使磷与空气隔绝,防止继续燃烧 。禁用任何油脂覆料包扎创面,以免增加磷的溶解与吸收,引起更严重的磷中毒 。
15.烧伤后为什么要立即冷水冲洗?冷水冲洗适用于哪些病人?
冷水冲洗实际就是烧伤治疗中的冷疗法,即在烧伤早期用冷水创面进行冲洗、浸泡或冷敷,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1)迅速降低烧伤皮肤表面的温度,阻止热力继续向皮肤深层损害,以减轻烧伤的深度;
(2)减轻疼痛,其止痛作用可能是冷水使皮肤温度迅速降至疼痛阈值43℃以下,或是阻断表皮神经传导,使之不发生疼痛感觉;
(3)减少渗出和水肿,这与冷疗后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关;
(4)达到清洁创面的作用,冷水机械的冲洗,使创面清洁、干净,减少污染 。
(5)冷水冲洗适用于小面积烧伤,特别是肢体和头面部烧伤 。
16.烧伤后冷水冲洗应注意什么?
(1)应在伤后6小时内进行,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2)不能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为大面积冷疗可使中心体温下降,易引起休克 。一般烧伤面积大于20%者不易冷疗;
【烫伤事故不包括哪些】(3)时间不宜过长 。冷水冲洗持续的时间,应以停止后创面不痛或稍痛为佳,一般应在0.5-1小时之间 。如水温偏低,伤员自觉太冷时,可暂停数分钟后继续施行;
(4)温度以5-20℃为宜,可采用自来水或清水 。
17.烧伤后创面能涂红药水或甲紫吗?
烧伤后创面不能涂红药水或甲紫等有色的外用药 。因为涂抹红药水、甲紫等有色外用药,会影响早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和增加清创困难,为以后治疗增加难度 。同时,大面积创面涂擦红汞,汞可由创面吸收而导致汞中毒;小面积暴露部位,面部涂有色外用药,可造成治愈后色素加重的现象,而影响容貌 。
18.烧伤后病人口渴能和水吗?
烧伤后病人出现口渴,通常是血容量不足的表现,烧伤面积越大渗出越严重,口渴也越明显,此时单纯饮水不能缓解口渴现象,大量饮水反而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急性胃扩张,或发生水中毒 。因为烧伤病人渗出液不只是水分,而且含有电解质、血浆等其他成分 。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液为补液盐或烧伤饮料,烧伤饮料的具体配制方法100ml凉开水中加0.3g食盐、0.15g小苏打(碳酸氢钠)、5mg苯巴比妥,适量糖 。原则上口服补液应当少量多次,酌情增减,切不可任意满足病人口渴的要求 。对严重烧伤病人除经口服补液外,主要的补液途径应该是静脉 。
19.烧伤后病人能进食吗?烧伤病人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除存在口腔粘膜和食道烧伤外,烧伤后病人是可以进食的 。机体的代谢增加和组织持续消耗是严重烧伤反应的特点,一般而言,烧伤越严重,发生营养障碍的可能性越大 。营养不良可延迟创面愈合,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感染和组织修复的能力进一步削弱,严重影响预后 。所以,对于严重烧伤病人,给予足够合理的营养支持是提高烧伤病人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缩短病程的重要治疗措施 。
口服法补充营养不仅经济方便,而且营养素组成也较齐全,并能增进食欲,促进胃肠道蠕动 。在无其他病情及治疗方面禁忌的病人,应尽量鼓励其口服,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于严重烧伤病人,饮食应由少量试餐开始,逐渐增加,避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和腹泻 。
②烧伤前胃内有残留食物的病人,暂不进食,伤后第2-3天,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后进食,开始每日3-4次,每次40-80ml,以后逐渐增量 。
③烧伤早期病人应以清淡以消化饮食为宜 。烧伤后期病人应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量高、体积小、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增加蛋类、鱼类、肉类等食物的摄入 。
20.烧伤病人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吗?如何注射?
烧伤病人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应视情况而定 。烧伤病人是否并发破伤风,关键不在于烧伤面积的大小,而在于烧伤深度、受伤的情况,凡有深度烧伤或受伤时污染严重者必须采取破伤风的预防措施 。预防方法是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TAT)1500-3000U,在注射此血清前,应做破伤风皮试,皮试阴性的病人,一次性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1500-3000U,如遇到皮试阳性的病人应采用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 。在脱敏注射过程中,要进行密切观察,如发现病人有气促、紫绀、皮疹等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给予对症处理 。待症状好转后,酌情为病人缓慢注射余量 。
21.哪些烧伤病人需入院治疗?
凡有Ⅲ度烧伤需要手术治疗者,特殊原因烧伤(化学、电等),特殊部位烧伤(面、手、会阴等),小儿烧伤,老人烧伤或深Ⅱ度烧伤面积在5%以上者均应住院治疗 。烧伤面积不足5%的浅Ⅱ度烧伤,可给予简单清创包扎,门诊换药 。
22.烧伤后门诊换药的病人在家庭护理中应注意什么?
(1)烧伤部位的护理 。除按医生的要求定时到医院换药外,在家应该注意体位,四肢抬高,保持功能位;面部烧伤宜采取半卧位,以减轻肿胀,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扎部位观察松紧度和外层敷料有无渗出液,同时保持局部的清洁,防止污染创面;待创面愈合开始活动,防止功能障碍,如手部的运动,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室温一般维持在26-30℃之间,湿度50%-60%之间为宜,有利于烧伤病人的修养,对创面的愈合也起到辅助作用 。
(3)营养的调配 。原则上是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适量脂肪的饮食较好 。应该调动病人的食欲,保证营养的足够摄入 。
23.悬浮床有哪些优点?
悬浮床是由鼓风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穿过扩散器,进入陶瓷沙粒中间,当气流速度达到60cm/s时,每个陶瓷沙粒就可悬浮于空气中,气流始终流通,温度可调 。突出的优点在于:
(1)悬浮床有漂浮之感,身体各部位受力均匀,不必翻动刺激病人,就可以避免局部组织受压,褥疮产生;
(2)热空气可以促进创面干燥;
(3)床温可调制恒定的理想环境,有利于减轻烧伤病人高代谢反应;
(4)由于气流作用,使创面保持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有明显抑菌作用 。
24.烧伤后哪些病人需要悬浮床治疗?治疗中应该注意什么?
悬浮床适用于各类烧伤病人,尤其适用于昏迷病人、大面积烧伤、背、双下肢以及臀部烧伤的病人 。为保证悬浮床在运用过程中发挥其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床上敷料厚薄适度 。一般铺床单和无菌纱垫即可,过厚,影响热气流通过,延缓创面干燥;过薄,病人的创面渗液、尿液等会渗入床体内陶瓷沙粒之间造成结块,而影响正常悬浮 。
(2)控制室内温度在28-32℃之间,湿度在40%-50%之间 。室温过高,悬浮床热系统会出现紊乱;湿度过大,悬浮床内小颗粒会潮解成块而失去悬浮功能 。
(3)保持悬浮床的清洁 。经常更换床单及纱垫,避免渗出液或大小便污染,对卧床时间长的病人,应在病人手术或做检查时进行及时的清洁工作 。
(4)使用后的终末处理 。每个病人用后要及时提取筛网,过滤陶瓷沙粒,并清洁过滤床罩,保持悬浮床的正常功能 。
25.哪些病人需要植皮手术?
(1)Ⅲ度烧伤创面不能自愈的病人 。植皮手术可以提高病人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和缩短疗程 。
(2)功能部位的深Ⅱ度烧伤病人 。例如手、足,虽然深Ⅱ度创面可自愈,但病程长,愈合留有瘢痕严重,影响功能,因此主张早期削痂植皮 。
26.为什么头皮是良好的供皮源?
大面积烧伤病人可供植皮的皮肤有限,头皮以外的皮肤,取皮后需2周方能愈合,限制了其使用 。头皮因具有以下特点而作为烧伤患者良好的供皮源:
(1)头皮的毛囊多而密,毛球深,汗腺、皮脂腺及血管丰富,生长能力强,取皮后5-7即能愈合,不影响毛发生长,无瘢痕增生,皮肤痛痒少;
(2)可以反复取用,取皮时因仅取头皮的表层,皮片很薄,未破坏毛发根部,故很快愈合,因此,可以反复多次取皮,一般可取十余次或数十次;
27.电烧伤有什么特点?
电烧伤包括电弧烧伤和电接触烧伤(电击伤)两种情况 。前者是由电火花导致的皮肤烧伤,其特点和热力烧伤基本相同 。后者是人体与高压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的肌肉、神经、血管、内脏和骨骼的损伤 。临床上长常说的电烧伤就是指电击伤,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受伤体表一般有入口和出口 。入口多在手、足或头部等直接和高电压接触的部位,损伤往往比出口处严重 。入口处皮肤炭化,中心凹陷且坚韧,局部脱水干燥,感觉麻木、温度低 。人体组织间无严格的绝缘关系,串连和并连混杂,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难以确定,故出口和入口常常是交替的、混合的 。
(2)局部组织损伤严重,且由入口渐向内深入,其显著特点为口小底大,呈喇叭口状的倒锥形 。电击伤主要是因为电流和体表接近到一定距离时,电弧发生放电,电弧的中心温度可达2500-5000℃,电弧烧伤以Ⅲ度为主 。电接触烧伤是人体与电流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内转变成为热能而造成深层的肌腱、神经、血管、内脏、骨关节的严重烧伤,可导致入口、出口处的皮肤完全烧伤 。出口、入口在软组织丰富处时,口小底大现象明显,肌肉坏死范围广泛 。四肢电击伤时,由于人体组织中的血管、神经的电阻最小,导致血管、神经本身损伤严重,特别是损伤神经和主要大血管时,常导致肢体功能丧失或坏死 。
(3)严重点击伤后症状明显 。电击伤后由于电流经过可致使病人昏迷,心跳、呼吸骤停等;电流对头部损伤严重可致使中枢神经系统改变;电流通过胸部、腹部时,可致使心脏和腹腔内脏损伤;
(4)电击伤常合并有颅脑损伤和骨折 。多发生于高处触电的病例;
电击伤后出现的并发症也比较多 。
28.小儿烧伤严重程度是怎样分类的?
(1)轻度烧伤:烧伤总面积小于5%;
(2)中度烧伤:烧伤总面积为5%-15%,或Ⅲ度烧伤面积小于5%;
(3)烧伤总面积为15%-25%,或Ⅲ度烧伤面积在5%-10%之间 。此外,烧伤总面积虽不足25%,但合并有吸入性损伤、化学药物中毒、休克等情况,也划分为重度烧伤;
(4)特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超过25%,或Ⅲ度烧伤面积大于10% 。
29.如何预防小儿烧伤?
小儿烧伤大都由于照顾不周或疏忽所致,且生活烫伤占大多数 。因此,要根据不同年龄、生活习惯和条件,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烧伤预防知识,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 。
(1)对家长、幼教人员及学龄前儿童,进行预防烧伤的教导和教育;
(2)家中容易引起烧烫伤的物品要妥当放置,如热水瓶、汤锅、火炉、热水壶、炭盆、电炉等,严格限制小儿接触这些物品 。不要把小孩单独放在这些物品旁边,防止小儿拉翻至伤;
(3)小儿洗澡时,应先将冷水倒入盆中,然后再加入热水混合;
(4)冬天用热水袋取暖时,注意水温不要过高,并用衣服或布包裹,不要直接贴放在小儿皮肤上,以免烫伤;
(5)教育小儿不要玩火或玩易爆炸的物品,不要摆弄各种电器开关,防止触电事故 。对汽油、打火机、火柴及化学易燃品等等要加强保管,放在小儿不能攀拿的安全地方,以免小儿烫伤;
(6)加强灭火教育 。如果不幸烧伤,要尽快灭火,采取急救措施,减轻伤情 。
30.老年人烧伤的特点?
老年人烧伤后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1)易出现并发症 。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多存在心、肺、肾、内分泌等慢性疾病,代偿能力差,对补液的耐受性差,易并发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2)创面愈合速度慢 。老年人机体组织衰退,生长能力减弱,若合并有糖尿病,创面愈合速度更慢;
(3)易感染 。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差;
(4)创面较深 。老年人感觉迟钝、皮肤萎缩、皮下脂肪少,烧伤常易波及深部组织,甚至达到肌肉、骨骼 。
31.老年人如何预防烧伤?
(1)加强老年人生活的照顾 。老年人洗澡、洗脚应有人协助,帮助调好水温,并加强观察;
(2)老人所使用的取暖物品温度宜低 。所使用的热水温度、热水袋、电热毯温度不宜超过50℃;
(3)安全使用保健治疗仪,进行专业指导,详细阅读使用说明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