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故事

文章插图
一、重耳流亡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惠公登基后,害怕公子重耳威胁到他的君位,就派刺客刺杀重耳 。从此,重耳走上了流亡之路 。
重耳踏上流亡之路时已经43岁,按理说,算是垃圾股了,基本没有指望能东山再起,再当国君了 。
所以,追随重耳的也就有介子推、狐偃等几个人了 。
二、介子推割肉做汤
流亡的日子很不好过,一路上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还要躲避追杀,一行人狼狈不堪 。
有一次 , 一个叫头须的随从,偷走了重耳一行人的粮食 。重耳饥饿难耐,眼看就要晕死过去 。
为了让重耳活命 , 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块肉,与采摘的野菜一起,煮成肉汤给重耳吃 。重耳大为感动,承诺有朝一日辉煌腾达时,一定好好报答重耳 。
三、宁落一群 , 不落一人
重耳历尽千辛万险,终于当上国君,就是大名鼎鼎的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曾追随他四处流亡的功臣们大加封赏 。连偷粮食的头须都有份儿 。却独独忘掉了有肉汤之恩的介子推 。
介子推倒是不在意,但是邻居解张愤愤不公,赋诗一首挂在城门上 。诗中说: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 , 为之丞辅 。龙反其乡,得其处所 。四蛇从之,得其露雨 。一蛇羞之 , 死于中野 。
晋文公看了诗,很是懊悔惭愧 。召见介子推,想要赏赐金银珠宝 。可是,介子推羞于如此接受奖赏 。带着老母 , 不辞而别,登上绵山,隐居起来 。
四、介子推之死
晋文公亲自率众人前往绵山寻访 。谁知那绵山山深树密、重峦叠嶂,无处可寻 。晋文公求人心切,听信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烧山,留下一面做通道,希望能逼迫介子推出山 。
谁知 , 介子推母子宁死不从,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二人出山 。
后来,有人在一棵干枯的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体 。介子推后背堵着柳树树洞 , 树洞中好像有什么东西 。掏出一看,是一片衣襟,衣襟上用血书提示一首:
割肉奉君尽丹心 , 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 , 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 , 勤政清明复清明 。
五、寒食节的由来
晋文公悲痛万分,为了表达思念和歉意 , 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 。同时下令,在介子推遇难这一天,举国上下,寒食禁火,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
古人非常重视寒食节,人们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 , 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新火,作为新一年的起点,谓之改火 。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 。这一天 , 人们不能开火做饭 , 吃一些蒸饼、饭团、鸭蛋等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故事】注:以上内容根据民间传说整理,仅供娱乐参考,不做任何用途和决策,切勿迷信 。

介子推与寒食节的故事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