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在哪里关帝庙在解州,关帝庙很多城市都有,但解州的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 。北靠盐池,面对中条 。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 。

文章插图
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6万平方米,共有房舍200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 。
关帝庙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的忠义、诚信精神,成为增加社会稳定的基石:“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
关公的信仰价值在于,其行为构成了统治者所提倡的伦理价值的楷模:忠孝节义,神勇武威,为国捐躯、生为人杰,死亦鬼雄 。关公文化以“忠、义、仁、勇”为核心,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崇拜,它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融合了儒释道的伦理道德精神,有着鲜明的民族性 。
关公庙在哪里?解州关帝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西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 。关帝庙坐北朝南,北靠银湖,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 。它占地面积近百亩,平面布局分为南北两大部分,自成格局,又统一和谐,前后廊屋百余间围护,既像庙堂,又像庭院,在全国的关庙中绝无仅有,被誉为“小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公交路线:在火车站坐11路车到终点站下车即到~
解州关帝庙简介解州关帝庙,又称崇宁宫,位于山西运城市西南二十公里解州镇西关,是祭祀关圣帝君的祖庙 。河东解梁(今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为三国蜀将关羽出生之地,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 。初创于隋开皇九年(589年),重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毁于地震,后由赵祖元主持重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后又重建 。
关帝庙规模宏大,分为南北两部分 。南部为结义园,由牌坊、君子亭、三义阁、假山、桃园组成 。北部为主庙,分前后二院 。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山海坊、御书楼、崇宁殿等为中轴,两侧有钟楼、鼓楼、文经门、武纬门、木坊、石坊、钟亭、碑亭;后院以「气肃千秋」坊和春秋楼为中轴,两侧是刀楼、印楼 。前后两院外侧有围廊,东有东跨院,西有西跨院 。东跨院有崇圣祠、三清殿、祝公祠和东花园等,西跨院有长寿宫、永寿宫、余庆宫和西花园等 。
关帝庙的主殿为崇宁殿 。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祀奉关帝的主殿名「崇宁殿」 。该殿重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阔七间,深六间,为蓝琉璃瓦歇山顶式建筑 。殿前月台宽敞,檐下额坊、斗拱富丽精致,殿顶脊饰精美,殿四周有回廊和26根盘龙石柱 。殿内木雕神龛内供奉帝王装束的关帝坐像,神态端庄,衣饰线条流畅,两旁侍者、武将,塑造讲究 。
关帝庙另一独具特色的建筑为春秋楼,又名麟经阁,即寝殿,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 。楼下奉关帝金身坐像,楼上有关帝侧身读《春秋》像一尊,均为清代造像佳作 。楼身结构奇巧别致,上层回廊的廊柱矗立在下层垂莲柱上,垂柱悬空,内设搭牵挑承,从外面望去,楼阁似悬在空中 。这种建筑结构,在我国建筑史上是十分独特的,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之一 。该庙在一九八八年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1651─1652页「解州关帝庙」条 。中国道教协会主编:《道教大辞典》,第965─966页,《解州关帝庙》及《解州关帝庙造像》两条,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
【山西关帝庙在哪里】